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28日
陕西“文化惠民工程”让百姓享受文化大餐
陕西“文化惠民工程”让百姓享受文化大餐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惠民演出农民工专场  李明睿  摄
  日前,陕西省委提出“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意见”,要求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社区书吧、广播电视户户通等文化惠民工程,并出台公共文化服务采购政策和资助目录。

    已搭建起五级共享平台
  目前,我省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方面,一是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全国首批文化共享工程试点省份,已初步搭建起省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相结合的五级共享工程网络框架(省级分中心1个,市级支中心6个,县级支中心10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1341个,村基层服务点27550个)。二是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现已初步搭建省图书馆和5个市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网络。三是公共电子阅览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在全省乡镇、街道、社区的覆盖率已经达到72.8豫(2832个)。 

    西安每年1500场惠民演出
  “十三五”期间,西安市政府每年为全市基层群众购买不少于1500场公共演出,为全市每个行政村每月购买一场公益性电影。市、区(县)联动开展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政府分别采取精品剧目购买、惠民演出补助、重大文化活动项目补助等方式,对公益性演出、电影放映、文化交流演出等活动给予资金支持和补助。
  其中,市政府每年计划安排15—20场优秀精品剧目公演,每年计划安排1500场各类剧目进行惠民演出,购买标准为每场1万—1.2万元。此外,政府每年安排33660场公益性电影免费放映(每月每个行政村一场),市、县财政每场共补助100元;政府每年安排3—5项西安市文化“走出去”和“请进来”交流活动,每项交流活动安排100万—200万元;西安市文艺院团赴市外、国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演出,政府一次性补助,每项活动100万—200万元。 

  农家书屋补充图书143万册
  陕西省农家书屋工程于2007年启动,2012年完成主体建设,建成标准农家书屋27364个,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不少于1500册图书,20-30种报刊以及书柜等硬件设施。这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历史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省农村的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农家书屋因此被誉为“家门口的图书馆”“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农家书屋建成后,省财政每年为每个农家书屋下达补充资金2000元,为农家书屋工程长效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今年,陕西省将为13626个农家书屋补充更新图书143万册;对1400个农家书屋进行数字化升级,包括新建700个“农家书屋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700个卫星数字农家书屋,目前,工程建设也已进行政府采购招标程序。
  近年来,陕西省连续组织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农家书屋征文活动,38篇征文入选全国农家书屋征文集。两次结集出版全省农家书屋征文集,并在全省范围统一配发。为每个市局配发10本,每个县局配发50本农家书屋征文集,用于当地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的图书配置。 

  2020年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
  陕西省在提升广播电视户户通方面,将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电视覆盖接收。按照国家确定的原则,结合我省实际,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推进数字广播电视覆盖和入户接收。统筹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形成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地面无线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智能化,实现互联互通;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有线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国家指导标准,市场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