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如今就在家门口召开,陕西作为东道主,不仅全力以赴积极筹备,同时,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也在积极努力,诠释新时期艺术家的责任担当。文化艺术报记者在延安随机采访陕西文艺工作者,听听他们的心声(排名不分先后)。
雷珍民(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这次我们文艺工作者在艺术节前期走进延安,也是为艺术节开幕做了一个铺垫工作,尤其是去了南泥湾以后,看到老一辈革命先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搞生产,搞发展,搞文化艺术创作,所以说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把我们的文艺工作做好。
贠恩凤(国家一级演员、“时代楷模”称号获得者):在这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伟大,提高了我们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作使命感。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讲好陕西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仵晓岚(陕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中国第十一届艺术节放在陕西,是对我们陕西的厚爱,也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作为搞艺术工作的同仁,我觉得我们陕西省歌舞剧院也应该把精品剧目推向人民中间,推向全国,让全国的观众和文艺工作者更能感受我们陕西的厚重。
韩应莲(陕西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我们作为陕西的曲艺人,希望通过艺术节的举办,使陕西的曲艺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唱出时代精神,奏出时代强音。
尚飞林(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艺术节对提升我们陕西人民群众的文化审美有极大作用。相信这届艺术节一定会推出一批优秀作品,同时为陕西以及全国人民群众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胡明军(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在革命老区宣传的形式扩大了视野和规模,让全国的艺术家都到延安来,认识延安学习延安,真正体会延安精神。 文化艺术报记者 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