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早晨,在河北保定望都县火车站广场附近,一位七十多岁的脑梗老人骑三轮车不慎摔倒,当地女网友“宝贝儿香香”上前救助被恰好路过的望都县县委宣传部新闻干事陈卫红拍摄到了全过程。陈卫红将这组照片上传到网上后引起了网友激烈争议,有的网友为这位女子点赞,部分网友质疑照片摆拍,个别网友攻击“想成网红想疯了”而令女子心寒。
这件事发生在重阳节前后。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其更是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孝老敬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路见老人跌倒,上前扶起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然而不知何时起,“扶不扶”、“怎么扶”却成了一道社会难题。
网友“拉风的男子是不是需要网名的”:“刚好从头拍到尾,刚好近距离拍到。看老人的表情,就知道了,(这个美女)想红想疯了。”网友“章台柳”:“赞美她的网友以后小心了,警惕性不够,容易上当受骗!明显摆拍啊!”
而网友“天涯”说:“难道好事都是作秀吗?都什么心理啊?”吉林长春的网友“童童”说:“孩子,评论不代表社会看法,哗众取宠罢了,别有负担,好事继续做,懂吗?”
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扶起老人的事件,可是在网络上各种评论让一个事件无限“放大”,上升到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的时候,它就已经失去了事件本身的意义。
做好事的女子“宝贝儿香香”气愤地辩解:“这些人怎么了,我帮和我爷爷一样大的老人妨碍谁了?(网友们的论战)已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邻居都去问我父母到底怎么回事,我也想知道我惹谁了,我不想出名更不想无辜地顶这骂名,这样让人寒心,以后遇到这种事该怎么做?”
在不知不觉中,网友“宝贝儿香香”的内心已经树起一堵墙,她在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件,她可能会首先考虑的是网友会怎样说我,我应该怎样做,不要让这样的“反问句”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建立在自己的判断上做出的决定,不要被网络上的冷暴力、恶语相向去左右我们的思想。
多看别人长处,多记别人好处,多帮别人难处,则多一种祥和、多一份快乐、多一片天地,不要让网络冷暴力“绑架”自己的道德。当你的朋友圈、微博晒出的是你扶起一个老人时开心的笑脸,你获得的点赞不仅仅是一个赞,你获得的是一份尊重和真诚相待,也将获得一个更宽广美好的“朋友圈”。 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