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6年09月30日
《迟开的玫瑰》《李十三》《诗圣杜甫》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三剧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演员培训班
  《李十三》研讨会  花明方  摄
  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开班
  9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青年表演人才培养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举行。
  著名文艺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李星,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副院长董利森、《迟》剧原版主创及培训班学员等参加开班仪式。小梅花秦腔团团长、培训班班主任吴安平主持仪式。
  院长李梅表示,剧院将充分发挥《迟开的玫瑰》作为优秀经典保留剧目的社会价值,努力探索以青年人才培训带动眉户剧种人才队伍壮大、以经典剧目传承促进眉户剧种整体发展的模式,为陕西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培训历时两个月,结束后将安排学员汇报演出。
  《迟开的玫瑰》由作家陈彦编剧,谢平安、徐小强、王化武执导,王激、谭建春、周福田作曲,李梅领衔主演。自1998年创演至今,已累计演出近800场,被誉为“演出来的精品”。该剧作为文化部向全国推荐的十五部新时期优秀剧目之一,被多家剧团移植排演,共计演出逾千场。该剧囊括国家戏剧类的全部奖项。2013年,数字戏曲电影《迟开的玫瑰》,又将这部经典作品以新的方式传播给广大群体。2014年底,该剧选段进京参加2015年新年戏曲晚会。 

    秦腔、碗碗腔历史剧《李十三》再次公演并召开研讨会
  近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创演的又一个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新编秦腔、碗碗腔历史剧《李十三》再次公演。李十三跌宕起伏的悲剧人生境遇,为民写戏的心理路程以及对戏曲、对艺人的由衷情感,牢牢抓住了现场观众的心。
  该剧将李十三(本名李芳桂)传世之作《火焰驹》《万福莲》等剧的经典片段镶嵌其中,用秦腔作为主体贯穿全剧,采用人扮演皮影,演唱碗碗腔的戏中戏,使碗碗腔的委婉细腻与秦腔的慷慨激昂,既形成鲜明对比、又有机地融为一体。
  9月29日上午,《李十三》研讨会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召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戏曲导演学会会长黄在敏、著名文艺评论家李星、孙豹隐以及该院多位退休老艺术家,观看演出并出席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该剧的主题立意、人物塑造、导演手法、音乐唱腔、舞美设计等方面,对经过加工修改再次亮相的《李十三》给予高度肯定。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党委书记常树华及《李十三》剧组主创人员参加会议。副院长董利森主持。
  《李十三》以清代陕西剧作家李芳桂的命运为线索,通过李芳桂钟情戏剧创作,欲以戏“醇风俗、美教化”“唤醒民众、以图拯救苍生”,最终以身殉戏的故事,歌颂了李十三关注民生、为民写戏的人文精神,针砭时弊、为事立言的铮铮傲骨,表现了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和责任担当。
  该剧由陕西省一级编剧谢迎春创作,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执导,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谭建勋主演。该剧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和主创进行研讨。经过主创团队历时近一年的打磨,《李十三》于2016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金秋演出月活动之际再次亮相,整体艺术呈现得到很大的提升,突出了文脉传承与秦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关学精神,期盼河清海晏、中华文脉代代相传的良好愿望。
 
  老艺术家为秦腔《诗圣杜甫》诊脉开方
  9月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资助项目——新编秦腔历史剧《诗圣杜甫》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召开专家研讨会。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周育德,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朱维英,文艺评论家李星、肖云儒、孙豹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吴德、黄权中、贺林、窦培德、代静等老艺术家,一起为《诗圣杜甫》集体诊脉、开方。
  周育德说,《诗圣杜甫》从创作到如今十年,在2015年又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所以需要更大的提升。他仔细分析了“杜甫”的人物心理和个性,并提出,因为杜甫是诗人,以“诗圣”名扬后代,所以要更加重视杜甫的诗在表演中的分量。
  李梅说,《诗圣杜甫》作为重点打造,是因为这部戏有思想厚度、历史深度和人性高度,表现了一定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精品戏是需要传承的,这部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戏剧演员,把这部戏的艺术价值进行了传承和创新。  文化艺术报记者 齐敏 花明方 

    小链接
  《迟开的玫瑰》剧情简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年仅19岁的主人公乔雪梅,在母亲突遇车祸身亡的灾难面前,毅然放弃了赴京上重点大学的机会,挑起了家庭重担。漫长的十几年里,她以无私的奉献铺就了弟妹的前程。在年复一年的磨砺中,她以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崇高形象收获了人们由衷的敬重。 

  《李十三》剧情简介
  该剧讲述了渭北生员李芳桂与同窗好友田东升双双中举,田东升醉心仕途,捐银出任洋县县令,而李芳桂钟情戏文,与皮影班社祥盛班珠联璧合。时值白莲教兴起,成为朝廷心腹大患,皮影戏被打作为白莲教摇旗呐喊的“玄灯匪”,遭到查抄。李芳桂为救皮影艺人与田东升发生冲突,被逼辞去洋县教谕,田东升上报陕西巡抚革除芳桂功名。李芳桂心灰意冷回到故乡,他舍弃功名利禄,一心为民写戏,为民呐喊。升任山陕剿杀皮影巡按的田东升向嘉庆帝诬告李芳桂“暗藏祸心,以纸人纸马兴妖”,李芳桂遭到追杀。他为了保护视为生命的戏文出逃,在风雨交加中,李芳桂啼血而亡,倒在了广袤的渭北大地上。他的“十大本”和碗碗腔却永远流传。
  《诗圣杜甫》剧情简介
  以杜甫从出仕的满怀抱负讲起,历经坎坷流离,备尝艰辛,直至淡出官场,最终重新明确自己以诗存英明、弘正气、抒民声的人生价值,表现了杜甫贴近底层劳苦大众、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悲怆人生,以戏曲的形式展现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了“诗圣”坎坷跌宕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