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5》在北京发布。这份专业报告,涵盖中国整体形象与影响力、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详实、立体呈现了国际社会对2015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
作为主办方连续开展的第4个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本次调查首次涵盖G20中19个成员国的公民,在线调查访问9500个样本(覆盖18岁至65岁的当地居民,男女各占一半)得出统计数据。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国家形象稳中有升,比2014年提升0.3分;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国经济国际影响力位居第二,海外受访者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海外受访者来华意愿上升,北京、上海、香港是首选城市。
调查报告指出,中医、武术和饮食是受访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对儒家思想、书法绘画篆刻、民俗、戏曲、相声、杂技等优秀传统文化,海外受访者的认可度低于国内受访者。专家指出,这一差异为今后提高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了借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须认清和解决3个问题,如何将海外民众不断增强的中国文化审美需求转化为国家形象红利;在推进文化内涵认同上下功夫,改变单一认同文化形式的境况;明晰中西软实力结构有别,前者表现为哲学思想型软实力,后者为体现制度建设的规制型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