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三六六定乾坤、六六敇旨享武当
第三十三回和六十六回是为了宣扬真武祖师,也就是宣扬永乐皇帝。话表孙大圣纵一朵祥云,驾筋斗,早望见祖师仙境,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好去处。在文中编者用极美的词语赞美武当山仙境。这里所提到的“几树榔梅花正放”,可以说是《西游记》成书于永乐年的一个重要信息。若《西游记》成书于万历朝中后期,武当山的榔梅树开花就已经过去约一百七十多年了,人们大概就淡忘了吧!
在永乐年,武当山上的一棵榔梅树突然开花结果,当时震动了整个朝野。当每年榔梅果成熟后,永乐大帝的驸马小女婿休昕,都要组织人马把榔梅果大张旗鼓地奉送到皇宫献给永乐皇帝;而且文武百官都要出城举行盛大的迎接榔梅果的仪式。
“舜巡禹祷,玉简金书”。这两句话大概是给人们交待了武当山的真武祖师和上古的帝王舜禹一样,在书信往来中,用的是玉简金书。按道理孙悟空定睛观看的是奇山仙境的优美大自然,怎么又和玉简金书拉上了呢?再看最后一句:“玉虚师相真仙地,金阙仁慈治世门。”来大赞美真武祖师的治世之功,这怎么把神仙说成是治世者呢!在这里还不是影射的永乐大帝吗!
“上帝相师,乃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那爷爷: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百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这种描述,不正应验了这位皇帝的前半生吗?朱棣在出生幼时,相貌就不一般,史称其“貌奇伟”,“智勇有大略”。但不统帝位,他去北方镇守边关,美化他无心统王位,后来是不得不剪伐天下妖魔,采取靖难的方式,夺取了帝位。在陕北,当年真武祖师的信仰达到了高峰,许多石碑上都刻记了真武出身。最有意思的是记载真武42岁飞升,也意为朱棣42岁后当皇帝。
“孙大圣玩着仙境景致,早来到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却至太和宫外。”不难看出,悟空到武当山太和宫是一个门一个门的走进,而不是空里来空里去的。这个急性子猴子一般来说请神仙帮着降妖,那都是心急火燎的,哪会讲究的一个门一个门进。而请王菩萨是直至二层门下会见。
接下来的一句是真武身边簇拥着五百灵官。孙悟空当年打到灵霄殿外时,被一位王灵官阻打。我们再听听祖师的口气:行者作礼道:“我有一事奉劳。”问:“何事?”你看,见面就说了这两个字“何事?”祖师又道:“我当年威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等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这预示着永乐皇帝是奉行了上帝的旨意,不是随便大动干戈,使人间生灵涂炭。
另外,把真武庙建在山顶之上,成何体统,岂不是欺负了三清四御了吗?其实真武是奉了元始天尊符召的,所以今日静享武当,安逸太和殿,意为非真武才能担当享武当,这是合法合情的,以防改朝换代而被拿下。
武当真武祖师的真容,太像当年的永乐皇帝了。当年在皇宫御制这位真武祖师的鎏金像时,反复制作,直到像这位皇帝的真容时,永乐皇帝才满意地笑了。这位皇帝当初叫他的小女婿主管武当圣地的修建时,下了六次圣旨,其中一道圣旨就是把武当山建成同日月山河同寿。
最后,弥勒佛收了妖魔,这大圣才送五龙二将回武当,送小张太子与四将回螟城,后送二十八宿归天府,发放揭谛、伽蓝各回境。可见,都是沾了祖师的面子。在《西游记》里对龙的打压是众所周知,齐天大圣还送其归故。要知道当年三大殿被烧,龙是有责任的。
这两回难道还算不上是《西游记》成书的铁证?再说了,编者们把这两回颂扬真武祖师的描写,都放在三十三、六十六回有讲究的章节中,这充分说明是编者们的用意。如果说是把三十三回和六十六回的故事颠倒一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三十三回是阳数,天上是阳数;地是阴,六十六这个数是阴,所以真武享武当的回数是六十六。三十三回是真武在北天门。
再来看三十三回描写的一个细节,那就是孙悟空派日游神、夜游神、五方揭谛去奏上玉帝,叫玉帝帮他装天,并且强调,若道半声不肯帮他装天,他就即上灵霄殿,动起刀兵!看,悟空的口气多牛,可是对真武祖师就显得十分有礼数。这装天的事,真武祖师的麾旗把日月星辰给闭了,帮了大忙;玉帝都想不出办法装天。当年,朱棣靖难夺皇位时,遇到天气突变对他战局有利时,都附会成真武的麾旗显灵。
在《西游记》中,对高神们从来都没有像对真武那样多方位地赞美过,对许多高神们都有过嘲弄和不雅描述:对观世音菩萨嘲讽为“一世无夫”,对如来都说“可恨可恨”,对玉帝更不屑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