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11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
吕向阳(获奖作品:散文集《神态度》)
吕向阳(获奖作品:散文集《神态度》)
  《神态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本用散文来为西府民间文化立档的书,涵盖乡土、民俗、军旅、时论等话题,可以说是“一曲民俗正气歌,时事交响曲”。
  作者用民俗的鬼魅作为切入口,在通俗易懂的民俗里说古讽今,借太公吕望封神之神威,将西府流行了数千年的主要的十六种鬼神“集结”起来,说古讽今,展现了作者“老鬼不打,上房揭瓦;新规不封,下地撅葱”的信条,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的民族崇尚打虎的英雄,却缺乏打鬼的猛士。信鬼的民族糊涂虫多,怕鬼的民族胆小鬼多。打鬼要有法宝,打鬼要有勇气,只有痛打凶神恶煞,铲除封建迷信,才能实现“中国梦”。
  作者简介:
  吕向阳,宝鸡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著名作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著有报告文学集《三十六个挖宝人的命运》、散文集《神态度》,曾获第三届中国报人散文奖、中国副刊作品金奖等。
  获奖感言:
  《神态度》所写的神,都是“小神碎鬼”,我是喝关中水长大的,面对这些土得掉渣、卑微细碎的“神神鬼鬼”,在城市化进程中像瓦片青砖一样支离破碎,我觉得有责任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而自找的这份苦差事,占用了我两年时间。我访谈了百余老农,翻阅了民俗资料,表面上是给“小神碎鬼”立传,其实是为“史册拾遗补缺,为先人立档叫魂,为子孙见证来路”。
  “富贵如浮云,文章千古事”。荣获散文界最高奖,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我在承德手捧奖杯时,不禁热泪涟涟。写作的路子还很长,我还没有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我想,散文写作要有家国情怀。所谓大散文,实际上都是写大主题的,家国情怀就是把民族、民生写深写透,这样作家就有了担当责任。同时,散文家要发挥自己的优长,在自己熟知的领域挖一口深井。譬如民俗,就是很少有人涉猎的地方,我就是要把民族血脉和传统文化继承和晾晒出来,肝胆铸剑,把乡愁当作济世的抱负。还有,散文家要紧跟时代步伐,否定自己,敢于创新。
  获奖作品选载:《嘴儿客》
  人爱奉承鬼爱夸。嘴儿客的嘴,甜蜜蜜、光溜溜、虚晃晃、软酥酥,啥话顺耳说啥话,反正哄死人不偿命!人天生就有把自己看大看高的毛病,而顺情话正是一种抬高人的龙杠。是皇帝,就想让人说万寿无疆、英明伟大;是女人,就想让人说美若西施、妍若貂蝉;是谋臣,就想让人说姜尚复活、诸葛重生;是武将,就想让人说勇冠三军、战无不胜;是文人,就想让人说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是医生,就想让人说华佗再世、妙手回春;是单眼,就想让人说一目了然;是秃子,就想让人说聪明绝顶;是口吃,就想让人说欲言又止;是背锅,就想让人说捡金子方便;是六指,就想让人说指点江山。话有三说,巧说为上,但这还算不上巴结奉承,溜须拍马。而嘴儿客能把乌鸦说成白头翁,能把乌龟说成长毛兔,能把乌贼说成龙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