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11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24日
扶小风(获奖作品:散文集《湋川笔记》)
扶小风(获奖作品:散文集《湋川笔记》)
  《湋川笔记》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作者通过此书展现了地处湋河流域的扶风故土的厚重历史和灿烂文化,文字深沉凝练,感情跌宕、才思飞扬。该书中收录的文章题材虽然都紧扣扶风家乡,但作者的视阈触及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可以说作者是在历史交叠与文化沉浮中回望故土,并将乡愁融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对文化旧迹的巡礼和对岁月的感叹中,因此该书具有大散文的醇正厚实,亦不乏文艺散文的轻盈灵动。
  作者简介:
  扶小风,陕西扶风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左年》,散文集《湋川笔记》。作品入选《盛开年选2013散文卷》《中国最美散文》《齐鲁文学作品年展2014(散文卷)》《宝鸡文学60年》等。曾获第二届孙犁文学奖、第二十四届孙犁散文奖、第四届柳青文学奖、第七届冰心散文奖。
  获奖感言:
  我深爱这片土地。
  在十八岁之前,我从未离开过这里,但是她的厚重却从未进入我的视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查阅一些文献时感受到了曾经生活过的土地是如此令人惊叹。她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但却极少有人关注,或者用优美的文字将她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多么可惜和痛心的事情。于是,我在每年为数不多从青岛回到故乡的时光里,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原始素材和史料,并查阅大量的古典文献,在无数个夜晚落墨而歌,终于完成了这份送给故乡的礼物。那一刻,我无比释然。
  我从未想到过这部作品会走的这么远,也给我带来这么多荣耀。从某种意义而言,荣耀只是读者对这部作品的认可,更是对关中大地厚重历史文化的肯定。“行吟扶风大地,追溯湋水源头。”我的故乡,她是我生命的全部,也是我文字的源头。低下头,弯下腰,匍匐前行,这是对故乡的崇敬和仰视,也是我另一种写作方式的伊始。
  《时光里的绛帐》节选:
  我依旧在乡间踱步。一个少年雀跃至前。他先是攀上那棵遒劲的古槐,而后又躲进废弃的砖垛。历史犹如这个孩童的游戏,让你琢磨不透他的脚步。少年上前问我,你在寻找什么?我先是一怔,而后顿悟。我说:“我在寻找影子,历史留存的影子。”他疑惑地看着我,自言自语道:“人有影子,树有影子,历史怎么会有影子!”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疑问。或许数年之后,他会彻底明白,这里曾经是一代大儒马融传薪讲经的旧地,也是一个见证民族正义大法官的诞生之地。
  笛声悠远,划过千年的流逝。我竟忘记自己置身何处。凝望太白山,那是岁月深处的一份沧桑,风瘦了云霭,也带走了马融留下的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