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2版
发布日期:2016年06月10日
皇帝支持《西游记》成书
皇帝支持《西游记》成书
   
  《西游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三部名著应该是同朝编的,永乐大帝不会只编写一本《西游记》,就完美地教化了所有层面上的子民们。其实永乐皇帝编了不少教化的书,就曾想通过佛教这个平台,搞一部庞大的北藏,并亲自写了一篇很长的教化序。后来他发现小说教化是相当好的一个平台,所以他必然要选择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题材最好的传奇故事改编成最好的、教化意义最大、子民们最爱看最爱听的小说,实现皇帝永乐大佛钟上的十二大愿。
  在《水浒传》里第一回的标题是:“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
  说话当时住持真人对洪太尉说道:“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穴真人传下法符,嘱咐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为后患。”
  从《水浒传》一开头的这种道教说法,就定死了一百零八将由凶神恶煞组成,最后结局也是七十二地煞归地府,三十六天罡星归天界。是天注定的一段必恼下方生灵的历史,怨不上皇帝天子的,要有一点怪罪的,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奸臣及下边的不法官员造成的逼上梁山,或一百零八将自身不法原因等造成的。
  皇帝们最喜欢这样的定位,比如说永乐十八年唐赛儿在山东的大起义,皇帝派出五千官军都被打得落花流水;而且当年唐赛儿传扬得神乎其神,自称“佛母”附身。一次祭奠丈夫归来时,在山麓见到了一个露出的石匣角,挖出来看时,其中有宝剑、天书等物,从此通晓法术,并能剪纸为人马等,神乎其神。后来,皇帝使了好多办法在全国捉拿唐赛儿。有一次捉住后,五花大绑,却在进京的途中,神不知鬼不觉自解遁。
  《三国演义》第二回中清楚写道:玄德麾军直冲过去。张宝就马上披发仗剑,作起妖法。只见风雷大作,一股黑气从天而降,黑气中似有无限人马杀来。玄德连忙回军,军中大乱,败阵而归。与朱雋计议,雋曰:“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玄德听令,拨关公、张飞各引军一千,伏于山后高冈之上……关、张伏军放起号炮,秽物齐泼。但见空中纸人草马,纷纷坠地;风雷顿息,砂石不飞。
  我们又从《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清楚看到:那娘娘坐于九龙床上,手执白玉圭璋,口中说道:“请星主到此,命童子献酒。娘娘法旨道: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他日功成果满,作为上卿。吾有四句天言,汝当记取,终身佩受,勿忘于心,勿泄于世。”宋江再拜:“愿受天言,臣不敢轻泄于世人。”
  从以上《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描写看,这些说法和前面所介绍的唐赛儿的妖术是多么的一致,这充分说明他们是一个时代的。给宋江送天书的玄女娘娘,对宋江设定的行为是对整部著作的一个定位。凡是人们的行为,不可违背天意,若有所违背,就会遭到天打五雷轰。
  笔者所在的南沟岔乡镇,有座薛家渠村的玄女娘娘庙,它的西侧是古佛祖庙。这座庙门口上面二层有《西游记》里的顺风耳,千里眼。可见这座庙是《西游记》和《水浒传》里文化故事严密结合所形成,它不是明后期的庙。其中有个重要证据是:这座寺庙的前面有两棵五百年前的柏树。这两棵柏树很显然是在修建玄女娘娘庙时所植等证据。该寺庙建筑考究气派,各种工艺十分精美,肯定是官方所修建。近年挖出的一块石碑字迹风化残缺不清。
  另外,在《水浒传》中又出现娘娘法旨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末断,道行末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失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玄女娘娘给宋江定下的行为准则,也是天意,谁敢违天意。《水浒传》里同样认定了玉皇大帝的定位身份和职权,所以说,不难看出水浒、西游有同样的文化内涵。我们从这座寺庙,十分清楚地看到,当年《西游记》和《水浒传》给这座寺庙赋予的精神。也是我区官方建边固边的精神需求,有玄女娘娘的护佑,有千里眼顺风耳神的帮助,是战无不胜的。想当年,郑和下西洋,也是有天妃娘娘的护佑,保佑了郑和官兵们释厄的成功。
  《水浒传》第十三、十四回有七个地方突出了灵官庙。这种灵官信仰实质上是在永乐后期才开始的,如武当山的五百灵官护佑在真武祖师周围;又永乐皇帝身边的道教高人周思德,当年行灵官法,每每显灵,号称灵官附体,显赫京城内外,上称信有佳。当年北京地区建了不少灵官庙。《水浒传》中透露出的灵官信息,与当年的灵官信仰是分不开的,在《西游记》中灵官用一条鞭就把悟空阻挡在灵霄殿门外,这绝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