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6年05月06日
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像陈忠实老师那样为文、做人!
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像陈忠实老师那样为文、做人!
  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的《陈忠实传》,作者邢小利截取陈忠实前70年人生历程中20余个重要节点,客观勾勒“路线图”,第一手未曾公开的资料,还原陈忠实的文学人生,展示其人格魅力与处世风骨。陕西散文家兼文学评论家邢小利长期追随并研究陈忠实,为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份翔实的作家生平档案和背景参考资料。
  陕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惠西平表示,希望《陈忠实传》能成为青少年特别是文学爱好者的励志读本,对陈老师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像他那样为文、做人! 

  陈老师生前希望《陈忠实传》能成为文学爱好者的励志读本
  谈及《陈忠实传》出版的初衷,惠社长表示:“陈忠实是陕西土生土长的作家,可以说黄土地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因出版《白鹿原》而声名大振,又因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而成为陕西文坛的招牌作家。他在成名前后,与陕西人民出版社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至少有三部作品是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其中短篇小说集《乡村》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书。而且他本人及传记作者邢小利先生与我社编辑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这是我们最终能出版《陈忠实传》的先天条件。值得欣慰的是,陈忠实老师在生前看到了这个传记,据我所知,他给予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青少年,特别是文学爱好者们的励志读本。” 

  “有口皆碑”的最好诠释
  惠西平说,“贾平凹先生称陈忠实是‘关中的正大人物,文坛的扛鼎角色’。我觉得这个评价很形象,也很合适,符合陈忠实在关中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而且他也是当之无愧的!”
  陈老师去世后,民间有很多自发吊唁的活动,对这一现象,惠西平表示,“我想,这既是对逝者道德人品及文学贡献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正大人物’的爱戴与期许。”
  “中国有个成语叫‘有口皆碑’。你看,陈老师去世后各种自发的民间悼念、追思活动,不正是对‘有口皆碑’这个成语的最好诠释么?这至少说明了两点:其一呢,做人就应该堂堂正正,像陈老师那样;其二呢,一个人的一生释放正能量,就能凝聚正能量,然后激发更多的正能量。对陈老师最好的纪念,应该是像他那样为文、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