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1日
西安市群艺馆举办非遗进课堂活动
    非遗进课堂    张惠妹 摄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惠妹)为深入贯彻“非遗保护传承从娃娃抓起”的核心理念,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10月28日,“指尖传非遗,课堂润童心”非遗进课堂活动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附属学校开展。
  此次活动由西安市群众艺术馆主办,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承办,雁塔区文化馆协办,旨在为青少年搭建校园里的非遗接触平台,让他们近距离触摸非遗,深切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设两大环节。“手工技艺教学”环节,4位非遗传承人携棉絮画、莲湖面塑、秦腔脸谱绘画、木版拓印4项西安特色非遗走进课堂,讲解非遗历史渊源与艺术特点,现场演示制作步骤,手把手指导学生创作。一年级冀云熙同学举着作品兴奋地说:“我要把棉絮画作品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看!”
  手工教学中场休息时,“非遗展演进班”环节登场:华山戏法、秦腔、木偶展演传承人走进班级表演。华山戏法的奇妙变化引得学生阵阵惊呼,秦腔的醇厚唱腔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木偶在传承人手中灵动起舞,还不时与学生互动,整个教室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这种近距离展演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非遗表演的感染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持续策划形式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在校园焕发新活力,助力更多青少年成为非遗的了解者、喜爱者与传承者,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