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3日
子洲淤地坝建设:筑起生态屏障“惠”就民生画卷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高少莹 闫峰)近日,在沟壑纵横的榆林市子洲县黄土高原上,淤地坝建设亮点频现,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9月22日,记者从子洲县水土保持站了解到,工人在马岔镇马石畔村麻湾后沟口小型拦沙坝施工时,意外发现一处清澈水源。这一发现并未影响工程进展,反而成为惠民的新契机。“我们及时优化了设计方案,对水源进行保护性利用,新建了蓄水池,既满足施工用水,也为后期周边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子洲县水土保持站站长钟佃洲介绍道。
  而在苗家坪镇景家沟村前庙沟中型拦沙坝施工现场,同样有暖心之举。施工方加固村中原有的水井,还考虑到排水渠修建可能隔断村民便道,主动出资修建宽4米、承载能力10吨的永久性便民桥,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工程效益不仅着眼当下,更关注长远生态与经济。何家集镇老庄山村石人沟拦沙坝项目区,坝坡上规模化栽种苜蓿、紫穗槐等植物,既能保持水土、稳固坝体,未来还能为坝内养鱼及周边农户饲养牲畜提供饲料。
  拦沙坝核心功能在于“拦沙”与“淤地”。通过就地拦截泥沙,使荒沟变为人工平原,增加耕地面积。坝地土壤肥沃、水分足、抗灾能力强,成为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同时,拦沙坝可减少入河泥沙,增强防洪能力,改善生态环境。
  子洲县水利局局长高路表示,从保护一滴水、修建一座桥、种植一株草,到淤出一片地、改善一方生态、造福一方百姓,他们始终将生态治理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如今,一座座淤地坝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成为暖心工程,在子洲千沟万壑间绘就出生态与民生交融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