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节目《踏歌行》截图 官方供图 10月10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国家文物局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探访节目《踏歌行》在央视综合频道(C CTV-1)播出第四期,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节目走进“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带观众聆听丝路古道上传来的历史回响,感受跨越时空的文明交融。
丝绸之路沿线西安有5处遗址
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跨国联合申遗成功的项目。这条文化路线是从中国汉唐王朝都城——长安、洛阳,延伸至中亚七河地区,跨越约5000公里,干线长达约8700公里的道路交通网络。
“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沿线共33处遗址遗迹,仅西安就有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5处。本期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乘画舫漫游曲江池,一同探寻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魅力。
西安为什么被誉为“唐诗之都”?
“一座长安城,半部《全唐诗》。”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盛唐文化的中心,以其博大的胸襟孕育了灿烂的诗歌文明。据统计,《全唐诗》收录唐诗约4.9万首,其中涉及长安的唐诗超2万首,“ 长安”二字出现超1400次,这座“唐诗之都”的魅力可见一斑。
节目中,嘉宾带领观众解码诗歌中的大唐气度和审美意趣,并以“长安”为引展开一场飞花令,追寻诗篇里的丝路回响。
文艺创演秀《踏歌·唐诗风华》打破时空界限,通过舞者的意境化演绎与深情的诗歌朗诵,诗、舞、乐完美交融,邀观众跨时空邂逅大唐诗人。
中外学生共唱“天涯若比邻”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见证了千年来东西方贸易与文化的交流;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西安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不断续写中外友好往来的新篇章。西安,在丝路历史中汲取智慧,也在丝路新程中续写辉煌。
本期节目融合前沿科技,连接西安丝路古韵与时代新声,展现了古老文明的蓬勃生命力。文艺创演秀融合乐器演奏、戏剧演绎、剧情舞蹈、歌曲演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奏响丝路新篇的华彩乐章。其中,《踏歌·丝路华章》特别邀请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留学生与中国大学生以合唱的形式,展现各国青年携手共筑友谊新篇章的美好愿景。
此外,节目还呈现了运用新技术手段复原的大明宫,展现丝绸之路发展至盛唐时期的景象;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国宝“三彩载乐骆驼俑”活化再现,生动再现古丝绸之路上驼铃悠扬、商贾不绝的盛况。
秦岭苍苍,渭水泱泱,丝路起点唱出的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奏响的是美美与共的丝路新章。
来源:央视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