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 日,汉中市作家协会在汉江书院召开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暨推动文学创作工作会议,系统传达全会精神,深入探讨创作文学精品的具体路径与举措,努力以高质量文学创作为汉中文化强市建设注入坚实文学力量。市作协主席团成员、各专业委员会委员及各县区作协主席参加会议。
市作协主席张芳主持会议,传达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并安排部署今后工作。市作协副主席宁慧平领学《中共汉中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部分作家围绕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汉中文学创作进行交流发言。
汉中市作协原副主席、小说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建:建议加大小说创作扶持和培训力度,为出作家、出作品创造机会,加强本土小说影视化推介。引进知名作家,开展本土题材“命题”创作,利用优质资源将汉中文化宣传推介出去。
汉中市作协原副主席、散文工作委员会主任朱军:汉中散文创作阵容可观,创作成绩日益明显,但也存在部分散文作者格局眼界有待开阔,读书不够,写作品质、技巧、境界有待提升,内外交流偏少等问题。提倡大力书写本土自然人文散文,书写故乡之作、性灵之作、精细之作,积淀文学情怀。
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万敏杰:汉中文学创作实力强劲,对汉中文学事业充满信心。建议认真梳理三线建设、西北联大等本土题材,坚持作品数量、质量并重,加强文学扶持项目管理。作家要超越功利,沉下心来选择好题材,在作品中展现学识、修养、见解。要有高远追求,用心书写精品,提高质量,以作品赢得“赏金”。
汉中市诗歌研究会主席刘兴聪:汉中诗歌现状有群山,还待高峰,存在特色不够鲜明、传播欠些火候、创作力量有待凝聚等问题。将组织举办政策解读会,认真学习传达市委全会精神。启动主题采风创作计划,打磨一批高质量、易传播的诗歌。推动诗歌进景区、进社区、进节庆、进媒体、进校园,筹划编选《汉中当代诗选》和主题诗集,集中展示汉中诗歌成果。
网络作家杨红云:网络文学在文化强市建设中肩负着独特使命,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和科技元素,将城市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
汉中市作协副主席、汉台区作协主席宁慧平:要加强青年文学人才培养,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文学发展梯队。举办青年文学沙龙活动,打造特色文学品牌,活跃创作交流氛围。推动青年文学转化,建议版面、流量、舞台适度向青年作家倾斜,让汉中文学事业薪火相传。
勉县作协主席王印明:深入挖掘勉县地域文化内涵,实施文艺创优工程,创作更多反映勉县历史变迁、人文风貌的精品力作。擦亮《沔州文艺》文化名片,利用“勉县文联”微信公众号传播勉县文学好声音。开展文学采风、文艺“六进”活动,提升勉县文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市作协副主席丁小村:对于作家而言,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就是要写出有分量的作品,拿作品说话。要认识文坛成长规则,顺应时代变化,及时把握创作机遇。不要过分迷恋大部头的长篇巨著,善于以“小切口”作为创作主攻方向。要树立文学标杆,严把质量关口,严守文学阵地。发挥自身长处,选择擅长领域,不盲目追求“多”和“大”。
张芳指出,要持续深入学习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精神,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创作,坚持文艺工作的正确方向。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开展“天汉书香·全民阅读”,“作家进校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文学周”,专业委员会座谈交流等活动,多维度展示汉中文学工作者风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挖掘生态城市、朱鹮家园、汉文化、乡村振兴等领域素材,努力创作兼具思想高度和情感温度的精品佳作,讲好汉中故事。要加强青年作家培养,通过举办创作培训班、作品改稿会等形式搭建发展平台,严把作品出版关口,精心打磨修改作品,落实文艺扶持激励政策,激发青年作家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