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非遗服饰 主办方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胡雪娇 赵明明)9月7日晚,北京798艺术区第一车间内,“兰之云裳”中外非遗服饰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秋季)拉开帷幕。
这场国际盛会以兰花奖为重要平台,由中外文国际传播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旨在集中展示中外非遗服饰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搭建跨国界的文化交流桥梁。
由汉中宁强的羌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省级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带领的团队,携6套精心打造的羌绣服饰与多款精美羌绣文创产品惊艳亮相,将源自秦巴山区的汉中非遗推向国际视野。
作为羌族文化的瑰宝,羌绣素有“云朵上的艺术”之美誉,绣娘无须提前打样划线,全凭心中巧思与娴熟针法“随心而绣”,日月山川的磅礴、花鸟虫鱼的灵动,皆能凝于指尖、落于织物,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独有的匠心与灵感,尽显自然之美。
“羌绣服饰参加本次活动,不仅仅是要展示传统技艺的魅力,”王小琴表示,“我们更想借助 2025中国国际时装周这个国际化平台,让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推动羌绣技艺实现更好地传承与创新,真正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成为可触摸、可穿戴的文化符号。”
从秦巴山区的绣房到国际时装周的T台,从宁强绣娘手中的银针彩线到聚光灯下的精美服饰,宁强羌绣的亮相,不仅让非遗摆脱了“历史遗存”的刻板印象,更生动诠释了非遗是“活着的、呼吸的时尚语言”。汉中非遗正以多元形态打破边界,在与现代时尚、国际视野的碰撞融合中,绽放出穿越时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