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5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龙首文苑
第A03版:地市
第A04版:要闻
第T01版:国画周刊
第T02-T03版:国画周刊·专题
第T04版:国画周刊·画学天地
标题导航
林壑清韵—马卫民山水画
山神的法眼——读马卫民山水画册记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T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30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神的法眼——读马卫民山水画册记
○ 张方平
马卫民 《林壑清韵》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马卫民 《双舟倚岸》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马卫民 《岩树栖云》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马卫民 《秦岭春意浓》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06年
马卫民 《碧水连烟》 纸本设色 68cm×68cm 2017年
马卫民 《江南春晓》 纸本设色 68cm×68cm 1995年
马卫民 《气清山川近》 纸本设色 200cm×200cm 2022年
马卫民 《画里江山》 纸本设色 68cm×136cm 2006年
马卫民 《山居图》 纸本设色 68cm×180cm 2006年
马卫民 《山乡神秀》 纸本设色 68cm×180cm 2008年
马卫民 《溪山松舍》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马卫民 《云栖石岭》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马卫民 《清波逐舟》 纸本设色 30cm×60cm 2025年
若从长安出发,徒步陕北,高天厚土、大漠沙柳可以入画;若是立志南行,翻越秦岭,青山绿水、草木浓荫亦可夺目,几成丹青,一路走去定会得其神要。
近些年来以陕南作象的画家多了,风格上大致模样间或分不出你我,很是失望,而马卫民的陕南写生让我读出了许多不同。
乙酉冬月,麻天阔先生邀我去看书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初识卫民先生,话语间他的性情让我起敬,清净本然之态透出儒雅风骨,临别送我一本画册,断无时下艺人的习气,谦光可掬矣。
时有多日,我学四皓,躲进卫民的画境,忘却自己,做了神仙。不由得忆及“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的那句古诗。云,应是神仙道路,卫民的那幅无题山水我猜度是写给神仙的,也是写给圣人看的。云,沉浮着,漫卷着,巡游着,由川底破谷而上,直至山巅苍宇。没有慧眼收不回当下,没有灵气和含道的静心是写不出云的语言的。在卫民的画语里,无论是清秋山居还是春色石屋,雾锁山间及风起云涌之野趣,云,点醒了山神的法眼。
写生之本真,贵在细节简繁有度、藏其情而追其像味,笔墨间总有难以取舍的收放。卫民仁兄用真诚写实、定格。绝其心欲,不作经营而出大布置。我赏画常留意点画未到之处,不作技法谋略想。当年,梅兰芳先生在京剧创新与改革中提出“移步不移行”的命题,值得借鉴。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突破,在各个艺术门类有共性的张望,也有隔水高呼的平静,就书画而言,将写实作为历练性的经验,其苦乐修为自得大乘之明,可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远观无论是西方古典写实还是法国的新古典主义,或者苏俄的“现实主义”,具象本真的语言之外,道出的都是画家的平静心绪,也即无主张即主张。
再者,某以为“观易莫如木”的古理倒过来当是写陕南的格言,山水之草木自然有它的活法,比如,城市人穿衣有城市人的讲究,深山农妇有山里人清纯的装扮。随类赋彩、传移模写之津梁终究写不尽的是神灵与造化。卫民先生写草木的散淡流露出山水间陶醉遣兴一面,使人辨不出古今。
垒石观山,蔽月照心。行陕北如读秦汉书,走陕南若聆明清小调,境不同,则趣不同,自然达清泰之上邦,面无量之圣寿。漫步沉思,细细读来,不忍释目的是那幅《黄土高坡》,堪称合作,性情使然。
我何时能看到这幅真作,乙酉冬月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