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22日
宝鸡市渭滨区:聚力“五优”城区升级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晴空万里下的茵香小镇宝鸡市渭滨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8月 20 日,宝鸡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渭滨专场。
  作为姜炎文化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美誉的渭滨区,“十四五”以来在经济、产业、城市建设、乡村发展、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领域多点突破,不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等核心经济指标稳步增长,而且在打造“五优”城区、推进高质量发展中亮点纷呈。特别是在文旅融合领域,通过做强核心景区、丰富消费业态、挖掘文化内涵,让“全域皆景”的都市旅游画卷徐徐展开,交出了一份兼具发展厚度与民生温度的答卷。
   工业升级筑高地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十四五”以来,渭滨区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累计实施重点项目1621个,总投资额突破5000亿元,年度投资超1500亿元,项目体量、投资强度等指标较“十三五”均实现大幅增长,获评陕西省高质量项目建设成效评价先进区。
  招商引资成果显著,通过创新“8+N”招商模式,累计招引项目475个,到位资金498.4 亿元,数字智算产业园等18个项目获市级大项目奖,区域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市场主体培育同样成效突出。
  依托“6422”发展战略,渭滨区推动六大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四大新兴产业集聚壮大,构建起“两带两区”工业发展格局。跻身全国县域新型工业化综合实力500强。
  新兴产业方面,西部传感器之都建设加速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产业园入选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全区数字经济产值超110亿元,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文旅融合焕新颜 
  都市旅游提质升级
  渭滨区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推动“农文旅商体”深度融合。“中华石鼓园—茵香河—天台山”5A级景区创建稳步推进,任步武书法馆传承金石文脉,茵香河片区成为近郊旅游核心目的地,石鼓文化城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高家镇上川村获评“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同时,精心打造寻根祭祖、都市美食等11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海峡两岸同胞拜谒炎帝大典等文旅活动150余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 120 亿 元 , 年 均 增长13.4%。青铜文创、西府钩织等非遗产品走向全国,“永不凋零的花”成为2024年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指定颁奖花束,文旅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城乡蝶变展新貌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城市建设方面,渭滨区实施旧城和城中村改造项目10个;新建“口袋公园”20 处、公厕 75座,打通断头路13条,城市精细化管理连续四年位居全市第一。
  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 16个,3 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改造农村道路15条,创建“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6个,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区。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生态优化优环境
  发展底色愈发鲜明
  渭滨区坚守生态优先理念,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年均达297天,清姜河获评“全国最美家乡河”,森林覆盖率达56.62%,成功创建全省城区首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全省首个《企业开办服务规范》市级地方标准,“渭您服务”政务品牌连续3年获国字号殊荣,建成全市唯一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社会治理成效显著,蝉联省级平安区,荣膺平安铜鼎,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下一步,渭滨区将持续打造“五优”城区升级,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以实干实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渭滨实践迈出更大步伐。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