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伊 《作为观者——几何抽象主义空间》 布面油画 120cm×150cm 2021年
郝伊 《红色记忆》 布面油画 80cm×80cm 2022年
郝伊 《时光留痕》之二 布面油画 30cm×30cm 2022年
郝伊 《作为观者——母与子》 布面油画 120cm×100cm 2021年 20世纪以来,中国油画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一是20世纪上半叶艺术家留学海外,吸收了现代艺术的风格,出现了一批具有印象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等艺术倾向的作品;二是20世纪中期受俄国巡回画派的影响,产生了一批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作品和油画艺术家;三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与国际文化有了各种碰撞的可能性,使中国油画进入了多元探索的阶段。
陕西油画的源起,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一大批接受过西方和苏联系统绘画训练的油画家,将自己毕生所学奉献给油画艺术的教育事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画家,奠定了陕西美术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创作出了一大批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陕西的现代油画家,主要由陕西省美协及西安美术学院留法、留苏、留日归来的油画家构成,但核心还是以西安美术学院为主。建校于1949年的西安美术学院,在油画的教学与创作上,与全国油画在整体上保持着一致的发展步伐,即以苏式油画的基础训练与创作体系为主要参照对象。20世纪50到60年代,随着美术教学的发展需要,师资队伍越来越壮大,汪占非、叶洛、武德祖、董钢、黄乃源、谌北新、蔡亮、马骥生、王天德、武永年、周正、张自嶷、王国伟等受过系统训练的青年油画家陆续充实到西北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师资队伍中来。他们一边教学,一边钻研创作,形成了一个思想上进的油画群体,使得西安美术学院的美术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美术教育基础。也正是这批油画教育家对美术基础教育和陕西油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的陕西油画艺术家,也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油画艺术人才。
改革开放后,陕西的油画教育家们陆续参加了1987年在央美举办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绘画技法教授的“宾卡斯油画讲习班”、1988年在鲁美举办的法国当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伊维尔油画技法材料研究班”、1996年西安美院引进的“司徒立具象表现工作室”等,都为陕西油画的发展,特别是对油画的研习提供了专业知识。多个油画训练班和对国外正统的油画研习为当时的艺术青年提供了不同的基础训练方式和艺术主张,使陕西油画没有走向单一的路线,真正贯彻了“百花齐放”的艺术方针。
进入现当代后,在多位油画教育家的培养和教导下,陕西油画从单一的传统写实的表现形式,分支出更多的油画表现方向。经笔者的研究与梳理,大致将当代陕西油画艺术创作的生态和现状分为写实油画、写意油画、具象表现和当代表现这四个表现方向,系统明晰地展现了陕西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发展现状、发展脉络与整体实力。
“硬通货”到“边缘化”?写实油画的挑战与坚守
写实油画在整个中国油画发展和教育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写实油画不仅代表着中国油画的艺术水平,在中国艺术品交易市场上也一直是支撑油画市场的“硬通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当代观念艺术和快餐文化盛行的“读图时代”,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替代了很多技术技法的功能的“AI时代”,写实油画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逐渐被“边缘化”。但仍然有一大批写实油画家坚持探索,这些油画艺术家常年研究油画技法、材料,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和造型能力,在国家级主题创作项目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在拍卖市场上,写实油画也是占有主导地位的重要艺术品类。笔者认为陕西当代写实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有郭北平、张立宪、张元稼、何军、廖宗荣、冯民生、赵立平、杨洋、项仕中、常诚、默涵、刘明友、薛堃、覃超、张超等。
写意油画:西方技法下的中国民族化
写意油画是从写实油画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说是发源于西方的油画在中国发展演变的中国化、民族化、本土化的产物。写意油画吸收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价值,具备中国画大写意的精髓,是画家用笔不苛求工细,根据物象神韵抒发的意趣,是一种直抒胸臆的绘画。写意油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风采、创作手法和精神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油画家沿袭此方向进行艺术创作。
郝伊 《时光留痕》之三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年
郝伊 《时光留痕》之四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年
郝伊 《时光留痕》之六 布面油画 30cm×40cm 2022年
郝伊 《时光留痕》之五 布面油画 30cm×30cm 2022年
郝伊 《四季中的无定河·夏》 布面油画 100cm×150cm 2021年
郝伊 《四季中的无定河·冬》 布面油画 100cm×150cm 2021年
郝伊 《大雁塔上空的畅想》 布面油画 80cm×60cm 2023年
郝伊 《陕南风光》 布面油画 80cm×200cm 2022年 更有一些年轻艺术家大胆创新,将民间美术、民俗文化融入自己的绘画当中,画面具有浓郁的民俗特点以及表现风格,我们在其作品中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艺术家将本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元素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在视觉上呈现出痛快淋漓的写意笔触和新奇独特的民族风格。陕西当代的写意油画家代表有赵拓、崔国强、钟国昌、杨惠珺、郭庆丰、张娱、李继、张炳林等。
具象表现绘画的哲学精神内核
现代的西方绘画将侧重点从视觉转移到观念,受关注的不再是绘画的材质和技法,而是所绘图像背后的观念意义,称之为具象表现绘画。其基础方法是建立在现象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借鉴西方现代哲学家对人类认知问题的重新思考,从而表达关于时代意义的绘画方式。其绘画方法融合了现象学的方法理论,揭示了绘画艺术的基本含义,在哲学沉思和视觉追问的两个界面上,展现了作为一种绘画的方法体系的指导性意义,这成为现代艺术的主流。而中国的艺术急需要与世界艺术进行对话交流,使得具象表现在中国得以发展。所以具象表现绘画在表达上的“触感”与中国画讲究的“气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艺术精神上追求的“某种真实”却又不拘泥于物象,也如同中国画的“似与不似之间”,它们在精神上是相融相通的。
2001年,西安美术学院成立了具象表现绘画工作室,同时还成立了具象表现绘画艺术研究中心。代表艺术家借助具体物象和图像去表达哲学深层次的含义,画面具有超强的表现力和精神内涵。在此方面的代表画家有韩宝生、孙蛮、强世军、董文通、何花、岳龙、罗盛博等。
当代油画的观念表达与多元风格
进入当代,陕西油画受到全国美术界85思潮的思想冲击,产生了艺术观念的革新和创作的多元化现象。有一批试图摆脱传统学院派教育束缚、接受过国外艺术院校教育或者创新理念的油画艺术家,他们打破传统绘画借助油画这种绘画媒介和表现语言的局限,表达自我观念。其作品不再追求油画技法和对物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注重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揭示和内心想法的表达。他们注重当代油画语言的运用,用作品或讽刺,或隐喻,揭示现代人的精神价值观,作品传达出极强的个人观念。抽象是区别于具象而言,笔者将抽象绘画也归入到此部分中,即使抛弃具象的作画习惯与方法,在画面中依然能传递出艺术家想要表达的精神观念,使观者产生共鸣与认同感。在当代表现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油画家有贺丹、刘健健、武小川、王风华、王卿、贺天琪、吴念秋等。
研究价值与意义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油画艺术进入当今大数据时代和图像化时代后,艺术语境有所改变。艺术家接收到大量的数字信息和启示,从原来的门类派别划分比较清晰转变为各种因素交互影响的格局,很难以一种类别或者风格来界定艺术家的派别。譬如,我们很难说写实主义的画家作品就不具备当代观念;很难说具象表现的艺术家作品就没有写意性或民俗性。这四个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所以划分起来没有严格的界限,而是融会贯通的。同时具备几种方向特点的油画艺术家也不在少数,笔者研究的意义在于对陕西现当代油画创作的现状有整体的梳理与认识,而不是将艺术家分门别类地划分派别。
陕西是文化大省,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民间美术。然而提到陕西美术,人们只知长安画派、黄土画派、民间美术等传统艺术,却不知陕西的油画艺术在全国也占有一席之地,有一批优秀的油画艺术创作群体。学术界对于长安画派、黄土画派的美术现象,无论从民间和官方都有着颇多的研究,但在陕西油画艺术创作发展方面,却鲜有研究和论述。此研究可以弥补外界对陕西美术认识的缺口,对陕西现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类型有着全面而独特的专业研究。
笔者期望该研究方向能够发挥双重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对陕西油画艺术创作的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厘清发展脉络与特点;另一方面,填补当前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缺,为学术领域贡献新的见解。同时,该研究有望为油画创作者提供实践指导,为油画教学注入新的理论资源,为美术展览策划提供学术支撑,进而对陕西美术界产生切实的应用价值与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