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9日
长安大学赴秦岭实践队探寻生态价值转化“留坝方案”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 通讯员 史杨季)长安大学“守护秦岭生态文明·赋能绿色振兴发展”暑期社会实践队日前走进汉中市留坝县,探寻地质安全守护与绿色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留坝方案”。
  解码地质遗迹,筑牢生态安全基石。实践队深入紫柏山景区,对极具科研与观赏价值的特色地貌进行实地调查,为地质遗迹的科学保护与价值阐释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对生态修复点,实地观察并记录加固技术、土壤改良方法及植被恢复效果。
  足球体育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实践队聚焦留坝产业创新的亮点,走进营盘足球小镇,深入调研足球小镇如何将体育 IP 与秦岭生态、乡村资源完美结合。队员们走访训练基地、特色民宿、餐饮及配套服务设施,了解足球赛事、集训、研学等活动如何有效带动当地住宿、餐饮、农副产品销售及村民就业,实现客流聚集与消费升级。思考如何复制推广这种“生态+体育+乡村”的产业融合模式,服务于“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标。
  生态牧场,诠释绿色循环农业。实践队实地了解狮子沟牧场如何利用秦岭优质的高山草场资源,发展环境友好型畜牧业。考察牧草种植、牲畜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等环节,重点记录其可持续管理模式。将牧场实践与前期调研的绿色食药产业联系起来,思考生态畜牧产品如何融入留坝“大食物观”体系,以及其品牌化、高附加值转化的可能性。这为完善“生态资源向产业价值”转化链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案例。
  校地合作融合多智慧,勾勒绿色振兴蓝图。实践队走访留坝县“两山集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理解生态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关键环节。深入调研其生态资源确权、评估、流转、交易的创新模式,探究“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的机制如何有效盘活沉睡的生态资源,精准对接绿色食药、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需求,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高效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和市场动力。实践队在留坝县“两山集团”挂牌“长安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不仅标志着双方合作关系的正式确立与升华,更是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实体平台的关键一步。
  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留坝绿色发展路径的多元与活力,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将论文写在秦岭大地上,将智慧融入绿色发展中,共同绘就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相得益彰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