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皮下的诗意道韵
金台观三丰洞前,两块诗碑静立如太极两仪,据传是张三丰以西瓜皮为笔、锅底烟灰为墨创作的书法作品。相传某年盛夏日,张三丰与一众道士在田间劳作时口渴,恰遇卖瓜乡民,道士们挑了几个西瓜解渴。其中一位瓜农见张三丰用吃完的瓜皮在地上描画,就请求送一幅字,张三丰欣然答应。由于当时没有笔墨,张三丰就将支在地边烧水的铁锅扣在地上,顺手拿起瓜皮,蘸着锅底烟灰挥洒而成:
仙境闲寻采药翁,草堂留话此宵同;
细看山下云深处,信有人间路不通。
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
三清在此令来人敬躬。
原诗出自唐朝诗人杜荀鹤的《题庐岳刘处士草堂》,经张三丰略改几个字,并添加了最后一句,道家意味顿时浓郁起来。这9句65字草书如蛟龙游云,笔画间似有真气流转,将道门玄理与诗的韵味巧妙结合。特别是独创9句式,暗合《易经》阳数之最,65字又把《易经》六爻和三生万物的哲理蕴含其中。碑文中最有名的一句“泉引藕花来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可理解为太极拳的精妙隐喻。泉眼喻丹田气海,藕花象征拳力的连绵不绝;松影过溪恰似虚实结合的身法转换。张三丰将拳理化入诗境,在看似潦草的瓜皮墨迹里,藏着“拳中有诗,诗中有道”的诗意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