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31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文学经典——另类思想实验(8)
○ 墨耘
  据说,写《岳阳楼记》时,范仲淹得到的参考资料只有《洞庭晚秋图》,可以想见,以当年中国画写意的特点,不可能详细描述洞庭湖、岳阳楼之美,但范仲淹却通过画中景,想象了岳阳楼所处洞庭湖的地形外貌、自然风光,他写得绘声绘色,我们读来也身临其境。在此基础上,他笔锋突起,上升到了“去国怀乡”的思考高度,可见其思想之张力。实践经验有时候并不比深入学习思考后的经验更高级,初级的实践只能产生初级的思考,博采众长加适当的经验积累才能产生更高层次的思想。《岳阳楼记》恰恰是“知识+经验推断+个人感慨+想象”的产物,它的成就盖过了无数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文章,这是这篇文章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其中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如今仍然响彻寰宇。
  古代有不少雄奇美文的诞生和《岳阳楼记》有类似之处,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并未亲临赤壁古战场,所以他写道:“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分明去错了地方,却构造出了当年“灰飞烟灭”的千古名篇,赤鼻矶也因为苏轼之前后《赤壁赋》和这首词而成了著名的景点,更在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景点时被定名为“东坡赤壁”,可见优秀的文学虚构之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