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6日
春山一杯茶
○ 黄卫君
    李林益/绘

  春分时节,我们相约去阜川的茶山上寻茶,春雨也如约而至,洗净的天空和大地,天地一派景清气明。阜川的茶藏在大巴山中的小河庙,一个因为茶而声名远播的村庄,山高水长,云雾缭绕,山川形胜之地,被大巴山拱卫着,被养家河滋润着,是一个特别适合茶树生长的好地方,自古以来就是古道明珠、云顶茶乡。
  车过小河庙街的时候,满街已飘起了茶香。因茶而兴的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气息,自然而清新,不由得让人多吸几口这里新鲜的空气。小河庙的茶场在村外的茅山坡上,远远望去,像一道好汉坡,高深险峻,因为想要一睹茶场的芳容,让人有了一种征服的欲望。顺着崎岖的山路逶迤而行,车子像野牛一样冲向前方,春风与车身的流线碰射出充满激情的声音。终于在云雾未散尽的时候,我们登上了茅山坡,瞬间又陷入绿色的海洋之中。
  登上茅坡山如登春台,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茅坡山的海拔在1000至1380米之间,最早上山的路还是被人踩出来的一条羊肠小道。这里坡面宽敞且较为平缓,常年云雾缭绕,正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群山起伏绵延,茶垄层层叠翠,就像彳亍的诗行,满是春天的韵律。
  我们到来的时候,云雾还未消散。茶园的早晨,春山如黛,漫山遍野的茶树青翠欲滴,云雾如薄纱缭绕其间,好像琼瑶仙境。一片片叶芽充满了春天的芬芳,在春风中摇曳生香。又像仙人的神来之笔,醮满用露水研成的墨汁,泼墨挥毫,皴染着巴山春色。这里是陕西最大的高山生态茶场,春色如潮,绿色的波涛涌上山顶,卷起朵朵浪花。从浪尖上兀立起一棵大树,顽强地抵抗住风浪,在山顶站成了永恒的模样。等大海退潮,云烟散尽,绿色的盛装裹住山梁丰腴的身体,明净而清朗。
  “千万碧玉枝,戢戢抽灵芽”,采茶人头戴草帽、腰挎竹篓,穿梭在一垄垄的青绿之间,指尖像蝴蝶一样不断翻转舞动着,一片片嫩黄的叶芽被采摘下,轻轻地收入囊中。一叶一芽,如片片翠玉。一拈一摘,灵动飘逸。
  叶短情长,嫩芽经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烘干等十几道工序,才能做出一杯好茶。制茶人心无旁骛,轻轻地翻散抛捞,慢慢地揉搓提毫。他们手脚轻盈,目光温柔,用心用情地把这些山里的野丫头调教成一枚枚活色生香的婉转蛾眉。
  从来佳茗似佳人。明前茶的珍贵,清纯不可逑也。仙毫像雀舌,窈窕、轻盈,玲珑可爱。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香味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香淡雅。
  毛尖纤细如毫,味道清香而醇厚。外形紧细、圆直、匀齐,色泽鲜润,白毫满披。叶片扁平或卷曲,像个粗拙的乡下女子,一袭青衣,轻皱蛾眉,依旧婉转有韵。
  我们跋山涉水而来,只为尝得春茶一口鲜。午后,与友人坐在一块平坦坡台上饮茶。春水与春茶,山水再相逢。茶叶一个激灵,一片片竖立起来,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舒展开了衣袖,上下沉浮,袅袅婷婷。最后茶叶直立杯底,踮着脚尖,巧盼倩兮,呼唤着春天。一杯春茶,汤碧泛青,清香四溢,胜过人间三月天。此时景清气明,有春风拂过山冈,漫山遍野的茶树绿如翡翠,盛满了天地间的宁静和柔情。喝茶是一种享受和境界,杜甫在落日春风里啜茗,自然与茶和谐共生。白居易煎水观尘,山泉煮茶的闲适。淡泊宁静的生活意趣,多么令人向往。如今,我们在阜川的春山上,遇见一杯好茶,内心的浮躁烟消云散,自在又清心。
  南方有嘉木,君子当如乔。做人亦是如此,在红尘白浪里,保持一份矜持和本色。当草木和时光里有了禅意,令人静心如茶,岑静无妄。世事纷繁,不如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