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成艳妮)3月17 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陕西省共有23位传承人入选,涵盖传统戏剧、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多个领域。这些传承人凭借精湛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成为陕西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中坚力量。
在入选名单中,传统戏剧领域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秦腔名家李东桥、李梅、惠敏莉以“声震长安”的豪迈唱腔,让这一古老剧种迸发新活力。眉户戏传承人焦瑞霞、华县皮影戏大师吕崇德、合阳跳戏李敏生等艺术家的入选,再次体现了陕西地方戏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传统技艺板块亮点频现。贾根社的咸阳茯茶制作技艺、贾志亮的西安贾三灌汤包子制作技艺、马松胜的楮皮纸制作技艺等入选,体现了陕西传统技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此次入选的还有澄城尧头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刘忠阳、汉中藤编传承人陈良顺等人,展现了陕西传统技艺的深厚底蕴。
王安银作为紫阳民歌的传承人,他用质朴的歌声唱出了陕南人民的生活与情感;李明忠的古琴艺术传承则体现了陕西在传统音乐领域的深厚底蕴。同时入选的还有谭海则的安塞腰鼓、王西安的安塞剪纸、刘洁琼的延川剪纸、何爱叶的旬邑彩贴剪纸等。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此次陕西省23 位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不仅是对他们个人技艺和贡献的认可,更是对陕西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肯定。陕西将进一步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和保护,推动非遗工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陕西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