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3月5日,记者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获悉,“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巡展首站当日在乌鲁木齐市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西安市文物局主办,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承办。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西安市文物局革命文物处处长贾峻、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副馆长王欢等出席活动。
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此次巡展顺利开幕,是两地革命文物交流的成果展示,更是纪念馆人自觉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与乌鲁木齐市在文物研究、展览策划、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共同探索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
开幕仪式上,西安市文物局与乌鲁木齐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物局)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地将从深化地区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交流协作、共建红色旅游线路、加强地区间馆校合作、共同打造红色精品展陈和主题纪念活动、推动革命文物资源开放共享、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推介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协同创新,探索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高擎团结抗战的伟大旗帜,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广大爱国青年争相奔赴的革命圣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到延安去!”的时代感召下,大批爱国青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作为延安连接各抗日根据地及国统区的红色枢纽,先后接待、输送2万多名爱国青年奔赴延安,为争取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我要去延安——抗战时期爱国青年的时代抉择”专题展览,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历史史实为背景,采用并列式平行线性叙事方式,按递进式立意分为“延安灯塔胜利指引”“红色桥梁 革命熔炉”“铸魂育才 潮向延安”“弦歌不辍赓续华章”四个单元,全面系统解读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历史原因、影响,以及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引导广大青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