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思想实验富集地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等故事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它们都属于同一体裁——寓言。它是《庄子》首先提出的概念,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寓意深远。用现在观点看,各种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都可称为作者构造出的“思想实验”。只是有的是“未做”的,有的是“无法做的”。如上面说的《刻舟求剑》就是未做的,《叶公好龙》就属于“无法做到”的思想实验。古今中外,寓言故事是很大的一类文学体裁,从《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到《山海经》《庄子》《列子》《柳宗元文集》等很多书籍,都收录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它们是思想实验的富集地。
知名度高、代表性强的寓言当属柳宗元的《黔之驴》,这篇寓言写一只蠢笨的驴被人带到黔地,当地老虎在摸透了它的底细、认清了它的本质以后,终于吃掉了它。寓言塑造了两个形象:一头身体庞大却蠢笨虚弱的驴,一只聪敏勇猛、生气勃勃的虎。它不仅塑造了生动的形象,还揭示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
这篇文章用驴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影射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的某些上层人物,表明能力与形貌并不成正比,外强者往往中干。文章告诫我们,假如缺乏对付对手的本领,那就不要将自己的才技一览无余地暴露出来,以免自取其辱。全文笔法老到、造诣精深,既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又塑造了生动的形象,不仅给人们以思想上的启示和教育,而且给人们以艺术上的享受和满足。《黔之驴》所塑造的蠢驴形象,正是当时社会上那些徒有其表实则虚弱无能的人。他们“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以致落得个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