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草本之韵:横山中药材产业的绿色交响
    横山中药材产业    图源:榆视

  文化艺术报讯 (全媒体记者 刘燕郡 通讯员 杜芳俊 边莫涵)从一根根皮、一颗种仁,到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榆林市横山区正在书写以中药材兴农、以中药材富农、以中药材在黄土高坡和沙漠塑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故事。
  横山区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是天然野生中药材集聚地。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成果,横山区有自然野生药材达180多种,列入国家现行《药典》的有40种。1975年就开始试种黄芪,1980年被列为陕西省黄芪生产基地,远志、酸枣每个镇村均有分布。
  横山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一批道地药材极佳适生地。目前,全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5万多亩,有公司、合作社及规模种植户近2500户,已走出一条政府引导、培育龙头、科技先导、品牌创建的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之路,成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横山远志优良的品质,为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截至2024年8月,横山区冯家峁村远志种植预计产值2000万元,覆盖全村80%农户,户均收入3万多元。村党支部书记鲁鹏说:“我们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成功注册‘横山远志’商标,并被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陕西省第二批中药材‘定制药园’。”
  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坚持中西医并重、提倡传承中医药发展新思路,横山区委、区政府深入探究中药材经济新理念,大力推动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结合实际出台“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修订印发2024年特色产业奖补办法,组织培训镇街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种植户、企业负责人生产种植和教授经验,为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工作人员多次参加横山区中药材种植培训活动,并外出学习,掌握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2024年,基地的酸枣树已进入挂果期,酸枣树真正成了村民的摇钱树、致富树。“下一步,我准备培育100万株到200万株优质酸枣苗,继续带动西部山区酸枣产业发展。”横山区一碟农家庭农场负责人刘伟告诉记者。
  横山区宽幅梯田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李朋表示,“横山区将继续提升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发展水平和规模,坚持市场导向,采用政府引导、高校指导、企业实施、群众参与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完善长效保障机制,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