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朱尔旦》剧照 西安话剧院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2月21日晚,国风肢体剧《朱尔旦》拉开了西安话剧院新城剧场“中外名著演出季”的序幕。
伴随着铿锵激昂的司鼓伴奏和清雅悠扬的古琴声,聚光灯下,一个踏着鼓点、戴着面具的书生徐徐走来,跃然于舞台之上。主角朱尔旦是一位性情豪放却生性迟钝的落魄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他与阎王爷麾下的大判官陆判攀上了交情。通过朱尔旦和陆判的相识到换心与换首,展现了一出人心不足、贪字变贫的荒诞故事。
《朱尔旦》由西安话剧院出品,改编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陆判》一章,该剧运用当代实验先锋的新思路重构传统经典,通过极简的台词和演员的夸张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语言,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剧目融合了戏曲、傩戏、司鼓、古琴等众多传统元素,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美学体验。
《朱尔旦》之外,本次“中外名著演出季”还将为观众带来两部经典改编:先锋话剧《四川好人》、话剧《哈姆雷特》。
《四川好人》作为布莱希特的代表剧目之一,自1943年首演以来,在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西安话剧院先锋版话剧《四川好人》以黑色幽默与讽刺为经典注入了新的活力,更符合年轻人的观剧品味。
西安话剧院先锋版《哈姆雷特》改编自莎士比亚同名经典话剧,导演重新解构名著,选择厨房作为主要场景,赋予了剧中角色新的生命与活力。剧中穿插现代风格的舞蹈和背景音乐,将古典文学与现代艺术结合,带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无论是对《朱尔旦》的传统审美与现代精神结合的赞美,还是对《四川好人》和《哈姆雷特》的现代解读,都是对传统以及生活的一次深度对话,为当代观众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与境界。西安话剧院院长任雪迎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经典作品的全新解构,观众们不仅能够享受到艺术的魅力,更能在心灵深处引发共鸣与思考,开启一段独特的文化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