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 记者从近日在西安召开的2025年陕西省电影工作会议上获悉:2024年,陕西电影共备案立项392部,拍摄完成88部,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西部第一,多部影片荣获国内外重要奖项,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会议聚焦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贯彻落实全国电影局长会议和陕西省宣传部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的全省电影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
2024年,陕西省电影行业聚焦文化强省建设的使命任务,以“抓精品、稳市场、强产业、惠民生”为抓手,锐意进取,狠抓落实,电影创作成果丰硕、电影市场稳健发展、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过去一年,陕西省新建影院37家、银幕252块,影院、银幕总数分别达411家、2484块;观影2859万人次,票房收入11.76亿元。今年春节档,省电影局联合猫眼、淘票票7天发放价值415万元的惠民观影券。全省农村、校园、社区、广场公益电影放映27.38万场,观影2438万人次,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成功举办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136个国家和地区的2065部影片参评、381部影片参展,300余家中外媒体聚焦报道。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与高质量发展,支持西影研发“汉语电影内容AI辅助创作平台”,构建中国电影行业首个影谱大模型;指导电影行业协会,联合全国10家行业协会、电影院线、影投影管公司,成立中小成本影片宣发服务平台,举办中小成本电影版权交易会。
精品佳作不断涌现,21部影片荣获国内外49项大奖,11部登陆全国院线,50部在央六播出,6部入选全国第42批向中小学生推荐片目,其中陕西省参与联合摄制的《长空之王》荣获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张忠华导演的《河边有个好地方》入围第37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王楚惟创作的《反客为主》荣获平遥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国际在线出品的《长安·长安》荣获明斯克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陕西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电影行业要不断推出精品佳作,尊重创作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准确理解“主旋律”,积极推动优质项目,大力扶持中小成本影片创作,提前谋划储备优质项目。要大力提升电影产业竞争力,做强市场主体,推动XR电影发展,挖掘影院消费潜力,积极推进融合发展,积极推动电影产业与关联产业的跨界融合。要培育良好发展环境,建好用好影视拍摄基地,加强行业管理,建强人才队伍,扎实做好公益电影放映工作。积极推动电影交流走深走实,要做好“中亚”“丝路”文章,深化与中亚五国及“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电影合作,办好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重大活动,加大交流合作力度,推动陕西电影走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