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25年02月07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榆林六县抗战往事(1)
○ 墨耘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哺育了中华儿女,还在抗日战争时期,用她那坚韧的胸膛,阻挡了日寇的疯狂进攻,保护了黄河以西的广大人民免遭日寇铁蹄践踏。而黄河西岸的广大榆林儿女,也用他们顽强的意志、英勇的斗争,粉碎了日寇一次次进攻,让“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唱响在神州大地,经久不衰。这样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华夏儿女奋勇前进,永不停歇。
  在河套地区呈东西走向的黄河,从内蒙古河口镇急转为南北走向,进入流域中最长的连续峡谷——晋陕大峡谷(全长725公里),深切于黄土高原之中,所经之处,谷深皆在100米以上,海拔由1000米降至400米以下,河床最窄处如壶口,仅30至50米,宽阔平缓的河面从此急促狭窄、苍凉雄浑,加上两岸黄土的“贡献”,成就了力冲万钧、浊浪排空的“黄”河。咆哮的黄河,从府谷县的墙头乡进入榆林境内,一路南下,途经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6县,离开榆林,总长度约407公里,占晋陕大峡谷总长的一半以上。
  在黄河西岸的榆林人民,如同这“气吞万里如虎”的黄河,在抗日战争期间,演绎出了一段段保家卫国、气贯长虹的英雄故事。榆林作为全国抗战较早的地区之一,1936年8月1日就在神木花石崖村正式组建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独立第一师。从1938年至1942年,凭借黄河天险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中国河防部队组成了坚固的黄河防线,先后经过府谷保德河防战斗、神府河防战斗、碛口河防战斗和宋家川河防战斗等大小78次河防战斗,喊出了“不让日寇过黄河一步”的口号,粉碎了日军的渡河企图,加上广大榆林人民的齐心协力,组成了坚不可摧的黄河防线,赢得了保卫黄河的辉煌胜利,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大西北,也为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抗战中,黄河西岸的榆林6县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从中选出六件,以示对那段英雄岁月的崇高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