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25日
陕西全省文物局长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
支持市、县级博物馆建设 遴选挂牌一批社区博物馆
    石峁遗址    图源: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处

  1月21日,陕西召开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传达全国、全省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记者了解到,2025年陕西省文物工作将从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加强考古研究阐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扩大文物传播力影响力、加强文物工作保障支撑等方面共29个工作要点展开。
  统筹做好文物事业发展规划夯实文物基础工作
  2025年,陕西文物工作将围绕“一条主线”(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两个能力”(热门文博场馆接待服务能力、配合建设文物要素保障能力),把握“三个并重”(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与深化文明研究阐释并重、做优文化服务与做强文化供给并重、推进文化传承与促进文明互鉴并重),紧扣“四项任务”(文物保护法学习宣传贯彻实施、“十四五”总结评估和“十五五”谋划编制、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好用好文物综合管理系统),实施“六项工程”(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秦东陵考古发掘研究、西安碑林博物馆扩建开放、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抗战文物保护展示、石峁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不断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文物力量。
  今年,陕西省将修订《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和推进陕西帝陵等重要文物保护立法。统筹推进秦岭、黄河流域、石窟寺、陕甘和陕甘宁片区、长征、抗战等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推进西安钟楼、鼓楼、栎阳城遗址、西汉帝陵、唐代帝陵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加快汉阳陵、半坡遗址等保护规划申报审批,做好桥陵、景陵、李茂贞墓等保护规划公布实施。启动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和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遴选。实施韩城文庙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开展土遗址、石窟寺预防性保护试点,完善土遗址、石窟寺预防性保护操作规范。持续做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数据采集和三维扫描。实施石峁遗址、西安城墙、西安碑林古建筑群、合阳文庙尊经阁等保护修缮工程。推进航天六院、耀县水泥厂等“一五”时期工业遗址纳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
  2024年,陕西省“四普”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全省10个市95个县(市)区启动实地调查工作,84个县(市)区已完成实地调查,已复核三普文物点40383个,新发现文物点2379个。2025年,陕西将持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召开陕西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阶段总结推进会,精心做好成果展示。开展抗战文物专项调查和数据复核,继续做好蜀道、秦直道遗址等调查和保护利用工作。
  加快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做好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
  2025年,陕西省将扎实推进考古和历史研究。加快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创建,推进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实施秦东陵考古坑壁加固工程,建成“秦东陵发掘保护方舱”。围绕“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继续实施石峁遗址、太平遗址等重点考古项目,加快石峁遗址、杨官寨遗址等考古报告出版。
  积极落实部省《共建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协议》,推动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建设,做好规划修编、考古和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等工作。加快配合做好大遗址保护宣传片拍摄和沉浸式数字体验项目建设等工作。完善石峁遗址、乾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乾陵司马道西侧边坡防护、述圣纪碑和无字碑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等工程实施。开展第五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及立项工作。
  不断完善博物馆体系布局扩大文物传播力影响力
  去年陕西省新增国家级博物馆36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362座。今年陕西将制定下发《陕西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支持西安、宝鸡、延安等博物馆城建设。支持榆林、麟游、吴堡等市、县级博物馆建设,遴选挂牌一批社区博物馆,加快构建类型完善、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博物馆体系。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建设,加快实施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提升改造工程。对标“卓越博物馆”创建,不断发挥市级博物馆的辐射带动作用,遴选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统筹各地优势资源,采用省市联动、片区协同的方式,策划省级博物馆原创展览和中小型博物馆特色展览,落地推广原创展览“1+N”展览模式。
  会议指出,要积极参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加快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布局,持续开展援助缅甸蒲甘他冰瑜寺文物修复、中亚联合考古等重点项目。举办赴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秦汉文明主题文物展览,继续推进中美数字教育、中英骏工程、中法公输堂、茂陵石刻和秦兵马俑修复等文化遗产合作项目。要加强中外文明比较研究与中华文化国际推广传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成果、重要考古发现的主题宣传。
  文化艺术报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