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齐敏)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大中城市郊区乡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同时,规划明确了九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优化城乡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速现代农业建设,全面巩固粮食安全基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提升;大力培育乡村人才,吸引各类人才参与乡村全面振兴;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深化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转型;构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福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规划强调,培育现代乡村产业,深挖“土特产”潜力,发展乡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休闲旅游业、乡村服务业。有序发展农事体验等新型业态,探索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的融合发展模式。
在文化方面,规划提出要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弘扬优良的乡风、家风、民风,引导村民遵守规章制度,并治理高额彩礼、铺张浪费等问题。同时,规划还强调保护传统村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及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此外,规划鼓励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提升乡村旅游质量与效益,并加速数字技术在乡村文化中的应用。
规划还要求加强农村宗教活动的管理,防范和打击邪教及违法犯罪活动,开展反邪教、拒毒防毒的宣传教育,专项整治赌博违法犯罪,并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