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28日
众家评论摘录
傅小宁 《如约》 纸本设色 180cm×97cm 2024年

  傅小宁的天地是“小”了一点,但不经意之中却有着风起云涌、时空颠倒的惊心动魄!傅小宁外柔内刚,生性爽朗,所以她总是按捺不住,要在她女性题材中抒发出惊天豪情,这也是她不同于一般女性艺术家的特殊之处。
  —— 陈孝信

  小宁的作品具有独创性、趣味性,路走得正,很好。画,重格调,忌俗气,不造作,自自然然最佳。
  —— 邵大箴

  傅小宁完全异于其父蔡鹤洲,真可以称之为现代水墨画家了。她一别长安前辈人物画家的思维方式,聚焦于与她同代或更年轻的都市女人。她在那纵横交错的墨韵色块里,又超时空地迭现出现代城市女性青年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生活。她特别夸张了女孩惊恐或凝视的眸子,那心灵的窗户也射电般地直逼视着你,使之成为视觉的震源而不能回避,令你和作者一起去追索、解读那些诗意浪漫的梦境或是游荡的魂灵。她那写意的笔墨和表现主义的思维是否也预示着现代水墨演化的轨迹,画坛正拭目以待。也许,这并非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唯一选择,但却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 刘曦林

  读傅小宁
  把春天做过的梦
  在秋天再做一遍
  互为镜像的投影
  里有静电触人

  深度弥散的意绪
  搅拌黑白灰的典雅
  勾兑彩虹般的鸡尾酒
  给自己喝——
  醉了,别扶我
  —— 沈奇

  傅小宁的画言传的则是“一个女子累了,在画里寻找着平衡,以慰藉不得安宁的心灵”。应该说,四位女画家中最具“嗟我怀人”之神者的是傅小宁。不同于那位先秦女子的是,她的“怀人”更多哲性的运思,完成的手法也更多地利用仿梦语境,“恍兮惚兮,其中有象”。
  小宁的作品总是留意细节,然后用一种粗枝大叶的形式展现出来。无论是小品,还是大作,她总是把某一个细节从现实放大到超现实中,进而把语言、神话或者其他本质上只是和诗歌有关的叙事——一些很远的事情远远地、放风筝般地牵住。这使得小宁总是在远方说话。“一个诗人从远方开始他的说话,那说话把说话者带去远方……”这是《诗人》的开篇,也是小宁的速写。
  —— 张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