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走泥,浪沙淘尽,必见真金。
大雅大智解安宁,大手笔之《大河走泥——黄河水法十二式》横空出世,不同凡响。这是一部把实践上升到了理论的学术专著,其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相统一的显明特色,震撼长安画坛,当属自然。
古今往来之绘画理论,笔墨丹青之南宗北派,探究山水画之山石、树木、亭台楼阁画法者众,专注于画水者寡。而解安宁潜心于黄河水流的形态观察、写生积累及笔墨表现,首创“瀑布、滈流、逆流、湍流、激流、滃流、急流、涌流、湾流、泥流、滩流、远流”视觉表现的黄河形态,改变了传统的云水不分之“空白”表现方法。他在反思“空白”之间,“据实”摹写黄河水流,通过线条运动、用笔节奏、水墨韵律等绘画语言全面表现黄河水流的神韵。其实,这也是通过对黄河文化象征、精神图腾的深究妙思,艺术地再现黄河水流运动变化中的无限生命活力。正如解安宁自己所言:书画虽云末事,亦有道存焉。技进乎道,方可臻于妙境。解安宁与黄河神会于心,深层对话,把黄河的自然形态与文化历史相结合,把艺术理论与绘画实践相结合,为时代奉献了一部厚重的学术专著,也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学范本。无疑,《黄河水法十二式》堪称当代艺术理论经典和绘画技法瑰宝。
千古黄河,盛世安宁。黄河水法,不世之功。
《黄河水法十二式》用笔利落,水墨淋漓,多视角、全方位、不拘一格地表现了诸多水流的形态和相貌,在强大的视觉张力中,表现了千里黄河的横冲直撞出昆仑、大气磅礴走高原、一往无前入东海的豪迈气概。谢赫六法之要在于气韵生动,而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只是实现“气韵生动”的手段。人活一口气,画品的生命全在气韵,解安宁于此深有体会。他的《黄河水法十二式》每一式样,都是多幅画面的组合,每画每笔皆一丝不苟,水墨精到,气韵生动,把绘画技法提升到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儒雅解安宁,吐纳古今,博学多才,具有黄河般的豪迈气概。他生长于韩城文庙村。黄河之滨的韩城文庙历史悠久,排在山东曲阜、北京国子监街的孔庙之后,堪称全国第三。他自幼受益于“前庙后学”之国学氛围,具有接触黄河的客观环境,先人一步地体会着“黄河之水天上来”“咆哮万里触龙门”的诗情画意。他在文化与自然双重陶冶之中,又师承于中国艺术研究院阮荣春和西安交通大学钟明善两位教授。名师高徒,不辍于学。年富力强的解安宁谦恭做人,严谨治学,带领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学科专业团队,也带领陕西山水画研究会的同仁踔厉奋进,勇攀高峰。
得水者得天下,壮美黄河水,智者解安宁。黄河已与解安宁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当赞美黄河壮美之时,必会赞叹将黄河水流集于心、归于神的解安宁。前不久,贾平凹五千字数的散文《记黄河晋陕大峡谷》拍成了影院级大片,深受欢迎。我想,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的内涵及体量足可以做成专题片,惟此,才能获得更好的文化传播效应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作者系西安理工大学书画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瀑布》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滈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逆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急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涌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湾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泥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滩流》
解安宁《黄河水法十二式之黄河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