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13日
渭南: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张颖)12月10日,记者从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11月,渭南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3.24%、损失数同比下降40%,挽回损失数同比上升186.9%,取得“发案、损失双下降,挽损力度再上升”的良好效果。
  反诈防诈工作成效显著的背后,是务实的举措。渭南市公安局积极拓展预警数据来源,提高预警指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依托96110预警系统,7伊24小时开展电话预警。压实一线民警上门劝阻责任,建立责任倒查闭环管理机制,确保预后被骗零发生。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反诈中心共向全市疑似受骗群众拨打预警电话70.6万个,发送预警信息70.6万条,成功劝阻22.93万人,避免群众损失1186.9万余元。累计见面劝阻群众4308人次,避免群众损失847.4万余元。
  同时,各级反诈中心坚持“双线宣传、全网覆盖”,不断深入开展网络媒体平台线上宣传和街道社区线下宣传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全民反诈集中宣传月”“5·17世界电信日集中宣传”“无诈社区创建”“大秦反诈·守护万家”系列直播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公安机关通过持续发布警情通报、预警提示,制作反诈防骗系列短视频,特别是针对易受骗群体开展精准宣传,组织反诈宣传“六进”等活动,有效提升群众识骗防诈能力。
  此外,全市公安机关坚持追赃挽损与侦查破案并重原则,强力组织开展资金返还会战等专项行动,全力挽损返还。今年以来,共为人民群众返还被骗资金2518.02万元。通过定期通报、实地督导、逐案盯办等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全国涉案资金集中返还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累计返还群众涉案资金237万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健全紧急止付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止付挽损质效。今年以来,共通过快速接警、紧急止付挽回群众损失2000余万元。特别是潼关、富平县公安局迅速接警、快速止付,分别为企业和群众追回损失530万元、490余万元,受到了企业和群众的高度称赞。
  公安机关提醒大家,电信网络诈骗具有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诈骗范围广等特点。作为普通民众,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增强自身防骗意识。第二,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泄露。第三,谨慎进行网上交易,避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第四,谨慎对待社交软件上的好友请求,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投资理财建议,更不要轻易向陌生账户转账。如果发现被骗,做好这几点:第一,拨打110报警或到最近的派出所报案。第二,保留证据,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聊天记录等相关信息。第三,向办案民警如实反映案件情况。第四,保持冷静,警惕二次被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