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近日,渭南市博物馆向白水县文物管理所移交“蔡侯伦庙碑”残碑。
“蔡侯伦庙碑”材质为灰色页岩石,碑体仅残存下半部分,残高55厘米、宽51厘米、厚6厘米,下部有榫头,宽17厘米、高8厘米。石碑碑文为楷书,共遗留刻文288 字。该碑在今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由发现该碑的村民捐赠给渭南市博物馆。
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部长、渭南市“四普”普查队副队长曾鑫说:“今年3月份,渭南市博物馆和白水县文管所在白水县的‘蛮蛮陵’进行考古调查的时候,看到了这块碑子,碑文开始有‘重修白水县槐沟河蔡侯伦’字样,所以我们确定这应该是和蔡伦相关的碑子。(说明)应该至少在明代或者清代,白水已经开始有这么一个‘四圣’称呼。我们跟白水文管所商量之后,决定把这个碑子移交回白水县来收藏,这样也利于白水县当地的文物研究和群众文化自信的培养。”
白水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杨军锋说:“‘蔡侯伦庙碑’的发现,补齐了白水县‘四圣故里’称谓的实物印证链条,对弘扬四圣文化、增强地域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下一步,白水县文物管理所将积极找寻‘蔡侯伦庙碑’缺损部分,对提供线索或者捐赠的群众给予物质奖励,并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的蔡伦庙遗址申报为白水县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加强‘蔡侯伦庙碑’和‘蔡伦庙遗址’的保护以及文化内涵的研究挖掘阐释工作,为白水县文旅融合发展、美丽白水建设贡献文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