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11月19日至2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三届“国运杯”辩论赛初赛打响。本届赛事将辩论赛的机制引入到课堂教学,旨在实现“以辩促教”“以辩明思”“以辩明理”。
11月19日晚,通识选修课“中国民族钢琴音乐赏析”课堂辩论赛以“音乐的内核是快乐还是痛苦”为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8名同学展开辩论。赛后,课程负责人、人文学院音乐教育中心文茹副教授表示:“辩论课堂不仅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审视音乐作品,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通过正反双方的激辩争锋,学生们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拓宽视野,深化对中国民族音乐独特魅力的认识。”
11月20日晚,通识核心课程“批创性与创新性思维导论”直播辩论赛分为上下两场,分别以“大学生更应该把未来的人生看作是一张蓝图/冒险”和“当代青年人追求幸福,应该多做加法/减法”为题,16位学生组成正反方开展辩论。当晚,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教育分指导委员会(筹)主任委员董毓教授,国际辩论赛著名教练及评委、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教授组成评委团。赛后,张爱萍教授和董毓教授对两场比赛作出了精辟点评,指出双方存在的问题,从使用数据、分析问题、思考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同时着重强调青年人昂扬的精神面貌、开放包容的气度和时代视野,以及思维清晰缜密与理性质疑的重要性。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国运杯”系列辩论赛至今已举办三届,该系列辩论赛由校友企业家李健、辛晓红伉俪发起的陕西国运教育慈善基金会捐资支持,西安交通大学教育基金会牵头,人文学院韩鹏杰教授发起,教务处及人文学院主办,希望传承交大辩论赛的优秀传统,将“国运杯”辩论赛做成学校的人文品牌,充分发挥辩论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践行立德树人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