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数字报首页
版面导航
第A01版:头版
第A01-1版:欢迎订阅2025年文化艺术报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资讯 人物
第A04版:地市
第A05版:书法艺术
第A06-07版:书法艺术
第A08版:龙首文苑
标题导航
追寻古意
书坛才俊看陈龙
版面概览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1月18日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坛才俊看陈龙
○ 史星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这一生所走的路,冥冥中好像上苍早就写好了剧本,我们置身其中,似乎浑然不觉,又似乎都顺理成章。
就说我眼前的书家陈龙吧,他生长在白水史官,村北不远处就早有了一座仓颉庙。仓颉庙大殿楼台高耸,古柏常年青翠,还有比这些更为古老的文字,其石碑深掩其中,甚至覆了青苔。这是一条古老的文脉,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据传仓颉四目如炬,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汉字就这样诞生了。因此,汉字便具有了人性与神性。而依托汉字化笔墨如云烟,就产生了中国书法。
近水楼台先得月,陈龙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与文字结缘实属理所当然。陈龙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上的是西安美院,书画是其专业,毕业后教书育人,这样书画更是其志业和职业了。我和陈龙是新千年那个春天认识的,他叫我老师,我称他为朋友。他那时的字,受二王以降帖学影响大,灵动俊美,有书卷气,尤其是大幅多字作品,规矩中多洒脱,曾数次入选国展获奖,而为当代书坛所瞩目。陈龙从帖入手,这与我当年走过的路很相似。帖讲笔墨,讲韵味,而这正是书之血脉,也是书家儒雅情怀使然。
每过些日子,陈龙都要带来或手机发来他最近一段时间写的字。陈龙是勤奋的,有量的积累,就每每多有出彩佳构。作为书家,一方面要在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一方面又要敢于将自己一把揉碎了重塑一个新我,这样才能成为独立于书坛的这一个。陈龙一直保持着这种自觉。尽管那时陈龙已有了不错的成绩,但时间长了,他还是对自己不满足起来。
我很赞赏从事艺术的这种不安分。守常是一种定力,但通变更需要勇气。我当年告别十二年的临帖,后来进入另一个十二年习碑时间,就有类似的感受。我开始将我的学碑体会与他经常探讨。我建议他不妨也多写写碑,因为碑能洞达骨力。学书我主张拾到篮子都是菜,在博的同时再精临细究。于是陈龙便开始了他的习碑之旅。他能下得苦功,一日有一日之积累,一日便有了一日之境界。前段日子他发来了他最近写的字,果然书风变了,变在不知不觉中,在通脱圆融中有了沉着痛快。
碑帖再融合,将是陈龙今后要继续走的一条路,他会一路走得铿铿锵锵,脚下生风。陈龙刚届知天命之年,随着笔墨的锤炼和人生的练达,眼前正一片好风光。依陈龙的聪慧好学,他一定会走进一个更新境界。我看好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