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根 《远方的山》 纸本设色 136cm×68cm 2023年
余乡 《岭上暴雨》 纸本水墨 233cm×131cm 2011年
李云集 《波浪天湧》 纸本设色 180cm×100cm 2023年
刘丹 《家园》 纸本水墨 180cm×96cm 2020年
王保安 《漫漫雄关》 纸本水墨 240cm×200cm 2022年
耿齐 《月笼纱》 绢本设色 200cm×150cm 2013年 第一板块 巍然长安风
史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继而又曰:“若王右丞之重深,杨仆射之奇瞻,朱审之浓秀,王宰之巧密,刘商之取象。其余作者非一,皆不过之。”以此可见唐代山水画发展变化之灿烂。后世以王维水墨渲淡开文人画之先河,尊为南宗鼻祖。五代宋初,范宽往来太华、终南一带,危坐终日,境与性会,以长安山水为蓝本,所作《溪山行旅图》雄立百代,堪称中国山水画史之巅峰、东方古代绘画艺术之桂冠。
20世纪初叶,西风东渐,加之新文化运动的层迭加剧,以西方绘画写实因素改良中国画成了其时山水画家们新的时尚与要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讴歌革命精神、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抒发新的时代情感与思想成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家们的重中之重,规模浩大、持续甚久、影响深远的“新国画运动”应运而生。改革开放以来,面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中国画如何应对新的文艺潮流与国际化接轨、如何与西方当代艺术对话交流、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开拓现代性,成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家们的首要课题。新时代以来,文化自信自强成为国画家们的精神底色、思想营养与学术驱动力。如何面对传统,如何拥抱时代,如何在东西方文明互鉴、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的语境中让山水画焕发新的生机、肩负新的使命、开创新的时代高度,是当今山水画家们新的机遇与责任。可贵的是,在中国现代山水画史衍进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重要节点,陕西山水画都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与推动作用;在回答中国现代山水画史上每一个重要命题的时候,陕西的山水画家们都作出了极其鲜明、肯定而出色的答案。
追溯唐宋以来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史,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多载的山水画历程,会看到在全国山水画发展格局中旗帜鲜明、风格独特、成就斐然、力道强烈、后劲十足的陕西山水画风貌。不同时期、不同节点的陕西山水画构成了一条纵向贯连与横向比对的线索,它是中国山水画界巍然强大的长安之风。
第二板块 红日映峰巅 秦岭横亘西北大地,是中国南方与北方的分水岭。长安画派如秦岭般横绝矗立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是传统中国画形态大规模且高度成熟转为现代中国画形态的分水岭。
长安画派的生成,合聚了圣地情怀、革命精神、批判意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政治理想、艺术理想等多种复杂的因素与动力,并且以其超常自信、开放、包容、大胆创新、不断自我否定的学术态度,在矛盾中构建统一,对中国画笔墨传统与现实生活、重大主题甚至域外题材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缝合交融,让中国画笔墨语言的表现力及其功能产生了颠覆性的转变,开拓了以中国画笔墨语言成功表现时代主题与当下生活的新境界、新局面。长安画派不独在中国现代美术格局中卓尔不凡,若高山之巅,在古今中外的艺术流派丛林中也是木秀于林,极具特色与启示价值。
长安画派的艺术精神及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在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艺术理论等诸多方面皆有丰硕成果,而山水画最能全面体现其宗旨与特色。回首瞻望长安画派前贤们的山水画作品,揣摩品读其艺术思想、心路历程,给人一种莫名的慷慨激昂与无限敬仰之情。红日映照山巅,高怀大义,光辉璀璨,壮烈而深邃,让人仰观不已,良多赞叹!
第三板块 砥柱山河间 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给中国画从业者所带来的学术抉择是一个跨越百年的命题。改革开放以后,“85新美术思潮”实则是加剧了这种抉择的难度,并对其内涵、践行方式、目标责任提出了新的要求。1986年陕西国画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中国画传统问题(杨陵)学术讨论会”是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学术活动之一。会议期间,主办方策划组织黄秋园作品与谷文达作品同时展出,在国画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这也体现了陕西中国画界的学术敏锐性与文化担当。崔振宽在这场学术讨论中的发言文章《中国画传统笔墨的现代价值》既贯穿了其个人几十年艺术实践的指导性思想,也代表了当时画坛大部分国画家们的艺术思考、价值取向与艺术策略。
崔振宽、苗重安、张振学、赵益超&张明堂、徐义生、赵振川、罗平安、陈国勇等在这种背景下,面对继承传统与现代创新等命题,立足长安画派艺术精神与汉唐文化精神,积极拥抱时代,以开放的视角汲古自新,锤炼笔墨,表现自然山水景观,各自形成了强烈的艺术风貌特点,又和而不同,甚至在艺术道路上出现方向迥异的差异性。他们的探索精神及其成就,总体上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的新长安画风,与陕西画坛卓有成就的人物画家、花鸟画家们共同构成了当代全国中国画格局中的一大重镇,被誉为鼎之一足。他们既是陕西当代山水画界的巨擘支撑与学术引领者,也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界的学术样板与中流砥柱。
第四板块 春色正当时 新世纪以来,全国山水画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风潮,那就是持续升温的“黄宾虹热”。面对黄宾虹的启示和这场新的学术接力,陕西中青年山水画家们,不断思考和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与艺术路线,无论其呈现的面貌是对传统的切近还是疏离,却都在语言、图式、题材上渐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通过一大批表现大秦岭、华岳、黄河、关中乡村、陕北高原等作品,书写了陕西当代山水画创作的一份光彩熠熠的答卷。
新时代以来,陕西画坛积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老中青几代山水画家满怀文化自信,深入传统,开放视野,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在山水画传统笔墨修养、山水画笔墨语言开拓与创新、主题山水画创作、山水画赋能乡村振兴等各方面积极努力,大胆探索,担当新时代文化责任,追求艺术风格与笔墨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逐鹿高原、攀登高峰,以饱满而崭新的学术步伐迈向明天。他们对山水画的虔诚、信仰及其践行,预示着陕西山水画美好的明天,也预示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将不断开花结果,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