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13日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圆满闭幕

    第十届秦腔艺术节闭幕演出,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剧照    主办方供图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赵梓希)水袖曼舞,罗衣从风,秦声高亢,秦韵悠长……11月11日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安市总工会、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届秦腔艺术节,在西安开元大剧院圆满闭幕。
  帷幕缓缓落下,传承生生不息。闭幕式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14部“特别推荐剧目”和20位“表演艺术传承新星”颁发证书,表彰他们在秦腔的传承发展和创新上作出的杰出贡献。
  获本届秦腔艺术节组委会“特别推荐剧目”的有《无字碑》《姚启圣》《昭君行》《蔡文姬》《魂归两狼山》《五女拜寿》《宝莲灯》《飞犬奇案》《赵安献马》9部古典题材剧目和《生命的绿洲》《根据地》《攒劲女人》《逐梦桃花源》《青春曼巴》5部现代题材剧;马永亮、王婷、李兵宏、黄瑞妮等20位青年演员获评“表演艺术传承新星”;新疆戏剧家协会、青海省戏剧家协会、宁夏戏剧家协会、甘肃省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戏剧家协会、西安演艺集团6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单位”。
  获得“表演艺术传承新星”荣誉的青年演员中,年龄最小的18岁。他们凭借扎实的功底、出色的表演,成为秦腔未来发展的希望之星。
  颁奖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和现场观众共同观看了西安三意社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
  回顾本届秦腔艺术节11天的秦腔盛宴,“秦腔永流传”优秀剧目展演、秦腔戏迷乐、秦腔进校园、戏曲传帮带、秦腔新人秀、秦腔百花苑、梨园大讲堂等九大系列活动让古老的秦腔在西安这座现代化的古城中大放异彩。
  来自西北五省区的30家院团、20余位“梅花奖”名家、百余名秦腔新秀携17部本戏和120余出折子戏,在西安及周边地区集中上演,近10万戏迷群众观看演出;运用云剧场、慢直播等方式同步进行的十余场线上展演,逾500万人在线观看互动,让无法去现场的全国秦腔爱好者过足了戏瘾,生动体现了秦腔盛会的人民性、群众性。
  本届秦腔艺术节汇集了西北五省区的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员,全方位展现了秦腔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并通过多种形式推广秦腔文化,吸引年轻人。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和西京学院,“梨园大讲堂”由戏曲名家演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西北工业大学的“秦腔进校园”活动也受到大学生欢迎。第十届秦腔艺术节不仅为秦腔人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助力秦腔新秀加快成长,更通过各种形式传播秦腔文化,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秦腔,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秦腔艺术节自2000年在西安举办以来,至今已历经了十届,走过了24年,已成为弘扬发展秦腔艺术的重要载体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