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02日
陕西非遗刺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红军)10月31日,陕西全省非遗刺绣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交流发展大会在宝鸡市千阳县举行。来自陕西省各地的53家刺绣专业合作社、106名刺绣非遗传承人相聚在西秦刺绣之乡,和专家学者、政府领导共商陕西非遗刺绣产业盛事。
  开幕式上,千阳县委书记刘方斌致欢迎辞,陕西省文旅厅机关党委二级巡视员李海荣讲话,宝鸡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樊艺文宣布大会开幕,千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湛林主持开幕式。省文化馆研究馆员、陕西民间艺术促进会剪纸研究会主任李红军,宝鸡市政府副秘书长屈亚奇,市文旅局局长武云,市农业农村局副县级督察专员李兴展出席开幕式。
  会上,延川县原尚乡愁手工艺农民专业合作社、西安壹和织道汉韵婴童服饰专卖店等十家机构企业与千阳县金达莱刺绣专业合作社、千阳县仟惠工艺品合作社等十家专业合作社就刺绣产品的贸易合作进行了订货签约,现场达成贸易额820万元。
  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千阳县,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的发祥地和重要传承地。近年来,千阳县积极推动非遗刺绣产业化开发、多业态传承、大众化参与,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思路举措,奋力打造“丝路果乡、绣美千阳”文化品牌。先后实施了刺绣高质量发展项目、苏陕刺绣非遗工坊建设项目、刺绣改造提升项目等,全力打造集“研、学、游”于一体的非遗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刺绣产业的传承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千阳刺绣为代表的非遗产品不仅是当地文化最亮丽的名片,也是千阳县助农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庭院经济产业。千阳刺绣因此被文化部确定为非遗助推脱贫品牌项目,非遗刺绣产业创新发展经验成为全国“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和非遗工坊建设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10月,千阳拥有21家刺绣专业合作社,有1.2万名妇女从事刺绣产业。开发出的五大类、200多种刺绣新产品年销售产品680万件,产值86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这次活动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宝鸡市农业农村局、千阳县委、千阳县政府主办,千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千阳县农业农村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