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28日
书法:古代文人情怀的诗意笔触
○ 闫玉川




























  在华夏文明的悠悠长河中,书法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古代文人心灵与情感的寄托,承载着他们的万千情怀。
  古代文人与书法之间,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羁绊。书法对于他们而言,并非简单的书写,而是一种修身养性、表达自我的方式。就如“书圣”王羲之,其《兰亭集序》不仅字体飘逸俊美,更流露出他在阳春三月与友人雅集时的惬意与对生命的思索。那细腻的笔触、流畅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文人雅士们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古代文人的情怀在书法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当他们心怀壮志时,笔下的字往往刚劲有力,透露出豪迈与自信。比如岳飞的书法,“还我河山”四字,笔力千钧,尽显其收复失地、精忠报国的决心。而当他们遭遇困境,内心忧愁烦闷,书法又成为情感宣泄的出口。苏轼一生坎坷,多次被贬,但他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却在沉郁中透着豁达与超脱,那些或粗或细、或浓或淡的笔画,恰似他起伏不定的命运,却又蕴含着他笑对人生风雨的坦然。
  书法还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和谐与美的不懈追求。他们讲究笔画的疏密得当、结构的平衡对称、墨色的浓淡相宜。这种对美的执着,不仅体现在书法作品中,更是他们对生活理想的一种映射。就如同一个布局精巧的园林,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追求整体的和谐与完美。
  据史书记载,在古代,书法的优劣甚至能决定一个文人的仕途命运。科举考试中,一份字迹工整、优美的答卷往往能给考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学子们的前程增添一份助力。这足以说明,书法在古代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晋代的“尚韵”到唐代的“尚法”,再到宋代的“尚意”,书法的风格不断演变,也反映出不同时代文人的情怀与审美趋向。
  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当我们静下心来欣赏古代文人的 书 法 作 品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他们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领略到他们的智慧与胸怀。让我们珍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从中汲取养分,让古代文人的情怀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绽放。
  朋友们,不妨在闲暇时光,泡上一杯清茶,展开一幅古人的书法卷轴,让心灵在那灵动的笔触间遨游,感受古代文人的那份真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