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4日
渭南实施“福地享老幸福365”改革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高盼成 张颖)10月12日 ,记者从渭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4年全面深化改革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渭南市老年人口规模和老龄化率均居全省第二位。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渭南市民政局提高站位,抢抓机遇,加大投入,创新发展,实施“福地享老幸福365”改革(新建改造镇级养老服务中心30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6000户,开办老年助餐点50家以上),打造社区(村)长者助餐服务点,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渭南市以小切口改革为突破口,在镇(街)科学规划和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全托、日托、护理照料、上门服务、膳食供应、康复护理等基本养老服务,兼具文化娱乐、医疗保健、辅具租赁、信息管理等多样化服务,有效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确保2025年底建成县(市、区)、镇(街道)、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网络。此外,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运营镇(街)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医养结合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实现医疗和养老服务双向融合互通。在服务对象上,优先保障特困人员、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有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以及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失智、残疾、高龄老年人等重点服务对象。同时,兼顾公益属性,发展方便可及、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普惠型养老服务。
  在构建多样助餐网络方面,坚持公益属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功能齐全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规范老年助餐点布局,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优先在老年人口相对集中、助餐服务需求大、交通便利的大型小区或社区设置老年助餐点。统一全市老年助餐点建设、运营和管理标准,压紧压实举办主体、业务指导、行业主管责任,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助餐设施体系。支持有资质、有意愿的餐饮企业运营老年食堂或增设老年助餐点,鼓励餐饮企业进行适老化改造并设置老年人助餐专窗和就餐专区。同时,发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将老年助餐作为服务“必选项”。
  在破解居家养老难题方面,渭南市民政局聚焦居家养老服务个性化需求,实施居家环境“硬改造”,优化居家上门“软服务”。制定3类73项改造用品指导清单,规范主要性能指标和适用场景。采取入户探访、购买服务、远程警示等多种方式,帮助解决居家养老困难。定期对辖区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家庭中部分失能老年人进行排查、摸底,准确掌握基本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动态管理的信息台账。
  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涉及面广、联动性强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渭南市民政局将全面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供给格局,促进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中彰显民政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