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24日
窗户的生日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民间剪纸文献展
    展览海报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倪尧)“窗户的生日——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民间剪纸文献展”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自主策划主办,被文化和旅游部评选为“2024年全国美术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此次展览将跟随民间研究者的视角,回顾曾经的“窗花时代”,体会老一辈学者的剪纸研究历程。对窗花艺术的研究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层面的探索,也是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国式进程的角度推动创新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
  基于2022年《花间世界——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藏库淑兰作品研究展》的策展先例,一种别开生面的策划理念正在形成,即民间艺术展览应当以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符合当下大众审美的样貌呈现,这种方式能让更多观众愿意接触民间艺术,理解民间艺术,看到民间艺术对发展当代艺术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现实性、重要性。
  2022年冬,程征先生将珍藏多年的两大皮箱剪纸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捐赠给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我们从这批宝贵的剪纸资料中探寻程征先生的学术研究的痕迹和成果,详尽展示了这些陕西及周边地区传统窗花剪纸精品及文献研究资料。
  程征将其在20世纪80、90年代剪纸研究过程中的信件和稿纸妥善保存了下来。书信的内容往往只有一两页,却可让人品读良久。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种交流方式反而融入了学者们更精炼、真挚的表达,纸张上的笔迹更能反映作者的文化修养。在皮箱中,我们发现程征使用了多种笔记本、书刊、报纸来保存剪纸,并尽可能详细地标注信息,我们仿佛看到了他日夜伏案工作的场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策划组数次深入陕西、山西的偏远乡村,寻访并拍摄了多位仍然坚持传统剪法的老艺人和活跃的民间艺术工作者,其中多位老人是生平首次面对媒体。在他们古朴淳厚的方言里,我们逐渐明晰了窗花曾经如何使用、如何传承,又为何令他们始终不愿放弃。
  除了充实的文献资料展示,展览还融合装置艺术、声音光影等媒介,多视角、多维度地呈现了一场以传统窗花剪纸为主题的文献展,领略老一辈民间艺术工作者的治学态度和奉献精神。
  此次展览将展出剪纸、文献资料、照片、胶片千余件,共分为三个板块,分别为“窗花的身世”“剪纸研究文献”“窗花艺术”。

  展览板块
  【窗花的身世】
  展出程征用来存放考察民间艺术多年来积攒资料的两只皮箱,介绍程征捐赠剪纸作品情况以及展览由来,概括剪纸与窗花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与文化特征,梳理剪纸研究大事记。该板块还将展出窗户装置“母亲的美术馆”。
  【剪纸研究文献】
  程征在长期的剪纸研究过程中,前往各处考察记录,并与全国各地专家沟通往来,由此留下了珍贵的书信、文章手稿、照片、底片等物品。
  【窗花艺术】
  从三千余件民间剪纸作品资料中按照主题精选出“窗格戏台”“传说志怪”“众生芸芸”“万物生灵”“烟格之美”五个类别,以独特的视觉设计进行陈列展示。该板块最后将在影音室播放《窗花记忆》纪录片,希冀以此片重拾被淡忘的窗棂之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