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唐伟)8月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第七场“深化‘三个年’活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汉中市围绕“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绿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态城市”主题介绍相关情况。
汉中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建平介绍,汉中市聚焦建设生态城市、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不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造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作出汉中贡献。今年上半年,汉中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4%,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
绿色为底 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绿色是汉中最亮丽的底色,也是汉中最大的发展优势。汉中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打造践行“两山”理念的汉中样板,为建设生态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汉中市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构建绿色制造业体系。同时,坚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打造国家和省级绿色园区2个、绿色工厂12家、节水型企业27家。
汉中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壮大文化旅游、研发设计、数字商贸、现代物流等业态;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积极谋划实施重大项目,着力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汉中市大力培育生态经济,积极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着力开发生态产品,编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方案,在各县(区)组建“两山”资源公司,统筹推进生态资源开发运营;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汉方药都·康养福地”品牌。
项目为王 撑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汉中市持续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坚持不懈抓项目抓招商,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项目谋划上,汉中市坚持“一年两谋划”和项目库存动态平衡,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做好项目接续储备,围绕生态城市建设、汉江上游净水保护、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累计谋划重点项目1595个,总投资1.32万亿元。
为加快项目建设,汉中市狠抓关键环节,全流程督办抓开工、全链条保障抓建设,统筹推进56个省级重点项目、49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形成更多实物量、工作量、投资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细化、高效化的招商引资。汉中市坚持市县领导带头抓招商,今年开展分队招商114次,新签项目395个,总投资325.42亿元,招商项目转化为建设项目转化率、到位资金转化为固定资产投资转化率均创历史新高。
生态优先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汉中市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汉中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汉中市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实施幸福河湖建设行动,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域类标准,全市优良水体占比100%,2023年度水质改善幅度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
汉中始终以最严要求抓好秦岭和巴山生态保护,坚决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湿地面积达392.74平方千米。“秦岭四宝”和谐共生,汉中市朱鹮野生种群突破7000只,今年7月,全国首个国家级朱鹮保护研究中心落地汉中。
汉中市坚决推进生态系统治理。去年以来,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治理94.1公顷,创建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绿色矿山,7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纵深推进“气化汉中”建设,空气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330天以上,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超过1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