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金色、流畅的莲瓣、稳重的双重结构、华丽的纹饰……近日,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内,从西安“出差”到杭州的“小金碗”吸引了诸多游客的目光。
“一直想去西安看‘小金碗’,没想到能在家门口领略它的风采。”前来观展的大学生杨莎莎受访时表示,“小金碗”是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她曾计划前往西安“打卡”这一文物。
据中国丝绸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让大众感受唐长安城的动人魅力和丝绸之路的繁荣辉煌,该馆举办了“九天阊阖:丝绸之路上的长安”展览,共展出文物210余件/组。
随着公众对历史文化兴趣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文物不再局限于本地博物馆,而是开始“走出家门”,通过巡展、借展、文化交流活动等形式,在中国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出差”,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沟通不同地域文化的桥梁。
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丛志强看来,中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出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体现。
他建议,当文物“出差”时,可以携手文创产品一同前行,“让年轻群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走近历史,聆听那些沉睡千年的故事,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