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24年07月20日
跟着诗词游长安 穿越古今历繁华
“千年古都 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落幕

    “王维”“李白”“杜牧”“韩愈”四位诗人与大家互动    刘青 摄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青)今年以来,央视春晚《山河诗长安》火爆出圈,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场景恢宏震撼,再现了盛世长安之景,唐诗已成为西安文旅融合的又一张金名片。为接续“山河诗长安”热度,丰富西安文旅内涵,7月17日,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千年古都 诗韵长安”——2024全媒体西安文旅行活动在诗经里启幕,二十多名中省市媒体记者和十余位文旅网红达人在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商子秦的带领下,在长安城里寻找千年诗歌留下的记忆,感受着今日西安的诗意生活。
  诗意沣河诉千秋 昆明池畔话织女
  悠悠沣水,千载奔流,滋养出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在沣河东岸建立的全国首个以“诗经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诗经里小镇,既是中国诗歌之源,也是本次活动的起点站。7月17日,采风团来到诗经里,领略诗意氛围。商子秦作为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以“诗经里听‘风’‘雅’‘颂’”为题,讲述了诗经里的来历。在风雅游园的同时普及了《诗经》知识,大家也感受到了古人从容风雅的诗意。随后,团队抵达昆明池·七夕公园,这里曾是丰镐故地、大汉水军发祥地。牛郎织女雕像隔河相望,商子秦分享七夕诗歌,全场共鸣。泛舟湖上,商子秦领着大家齐诵杜甫的诗歌《牵牛织女》 ——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场面壮观。
  灞柳依依惜送别 华清宫里忆长恨
  途经灞桥生态湿地公园时,商子秦分享了“折柳送别”的故事。商子秦说虽然灞桥折柳带有几分伤感,但也说明了人和自然的和谐。
  古都长安之畔的华清宫,历代统治者修建行宫别苑。华清池见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成为游客打卡地。当天下午,华清宫以大唐迎宾礼迎接采风团的到来。商子秦现场为大家讲述《长恨歌》的伟大,也分享了历代诗人过华清宫的感叹,他说:“无数诗人走过这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诗人在这里沉思历史,于是,有了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有了张继的《华清宫》。”
  随后采风团成员还体验了拓片的制作过程。媒体代表周英说:“唐诗给长安的厚重历史添上了浓浓的诗意。长安因唐诗而被人们牢牢记住,唐诗也因长安而更加丰润饱满。徜徉在唐诗平仄有序的韵律中,长安在我们的眼里越发灵动起来。”
  翠华山上诵唐诗 长安唐村稻谷香
  秦岭山,承载中国半部历史。西安的变迁,映射终南山的岁月。7月18日,采风团探访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翠华山,领略山水诗之美。古今诗人跨越千年对话,唐诗中终南山诗篇丰富,从王维的“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到杜牧的“南山望秋色,气势两相高”,仅唐诗中,就有千首诗和终南山相关。在景区的迎宾松旁,商子秦和“王维”“李白”“杜牧”“韩愈”相遇,古今诗人展开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对话,畅谈关于终南山的诗歌。
  在翠华山感受山水诗的魅力后,采风团前往长安唐村体会田园诗的意境。商子秦盛赞:“长安唐村,烟火原乡,诗意田园,古韵老腔。终南叠翠,云岚茫茫,山如沧海兮碧涛汹涌;润泉牧歌,满目风光,粉荷绽放兮稻谷飘香。”
  着华裳“穿越”盛唐 长安处处有诗意
  活动最后一站,采风团来到西安市曲江新区的唐风市井街区长安十二时辰内,大家现场换装,一秒入唐。在这里,沉浸式感受了唐代人的生活,也对唐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商子秦表示,唐诗是诗歌巅峰,众多诗人曾为曲江创作,如韩愈、杜甫等,他们的诗句成为千古绝唱,为曲江增色,也构成文旅精品的精髓。成员们表示,此次活动充满诗意,深化了对脚下土地的爱。商子秦老师称赞西安为历史文化与诗歌之城,此次活动创新旅游形式,促进了文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