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擎勇(中)指导果农套袋工作 文化艺术报讯(通讯员 王雄英)7月初,延安市吴起县艳阳高照,长官庙镇梁岔村驻村干部王擎勇急匆匆地来到地里,查看禾苗生长情况。
王擎勇是民生银行西安分行员工,2021年担任梁岔村驻村干部。三年多以来,他深入田间地头,切切实实了解群众强烈反映的痛点、难点,制定村子发展规划,号召种植小杂粮、发展山地苹果、修建冷库、养湖羊、建光伏设施,带领村民收入实现翻番。“来了,就一定要为老百姓干点事。”王擎勇以实际行动,带领落后的小村发生着变化。
让小杂粮变成大产业
梁岔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村民一直有种植谷子的习惯,但种植分散、面积小、产量低。
经过走访了解,王擎勇从延安农科所优选引进“长生07香谷王”良种,为村民免费发放种植。全村种植面积从几十亩到现在的200余亩,年产量达6万余斤,总收入40万元。产量提高后,销路是关键。王擎勇通过各种渠道推广销售,每年从农民手里直接采购小米2万余斤。
把希望果变为致富果
长官庙镇位于吴起县西南部山区,辖区内有万亩优质山地苹果种植基地以及千亩苹果示范园,苹果色泽艳丽,具有含糖量高、硬度大、耐储藏、无污染等优点。
苹果产业经济效益虽好,但是资金投入大,付出时间多,加之自然灾害等因素制约,村民顾虑较多。两任驻村队员积极争取,为村民购买霜冻保险、搭建果园防雹网、修建水窖;针对村民技术匮乏、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按不同时间节点聘请果业专家现场提供技术指导培训。“每年投入10万余元,用于果园集中管护;优先雇用本村村民管护果园,不仅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还坚定了村民发展苹果产业的信心。”王擎勇说。如今,梁岔村果园面积2700余亩,挂果园达800余亩,年产量700吨,实现了户户有果园、家家能增收。
变一方增收为多元致富
为进一步加快农村产业培育,借助惠农政策,王擎勇对接民生银行西安分行捐赠35万元,协助引进县乡村振兴局项目资金20万元,村集体自筹25万元,在村上新建1个基础存栏300只标准化湖羊场,形成了从规模化种植到规模化养殖的可循环经济,为村民积累了规模化养殖经验,开辟了新的增收路径,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
为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王擎勇对接银行,先后投入帮扶资金55万元,村集体自筹10万元,协调建成180KW光伏项目,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5万余元,形成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项目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消费帮扶、教育帮扶、助农活动;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累计采购梁岔村农产品132万元,为长官庙镇中心小学筹集资金20万元……“现在梁岔村小杂粮、山地苹果、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农民增收有多元、长效、稳定的渠道。看到村民一天天富起来,我觉得这些天没有白过。”王擎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