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4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2日
靳之林二百余幅作品亮相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开幕式现场    郑伟斌/摄

    展览现场

靳之林 《牛尾寨黄河渡口的傍晚》 布面油画 38cm×55cm 2004年

靳之林 《窑灯灯塔交相辉》 布面油画 54cm×31cm 1975年

  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郑伟斌)6月21日上午,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主办的“魂归河山——靳之林艺术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系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邀请展系列的第四场,展出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靳之林创作的200余幅油画及素描手稿,其展品创作时间跨度超过60载,全面展示了靳之林在油画艺术探索、中国本原文化研究、艺术创作理论等方面的斐然成就。该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人民情”,这组作品呈现的是靳之林的油画人物写生作品,包括《罗盛教》《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南泥湾》等多件代表作;第二单元“初心铭”,展出其大量素描、速写和手稿;第三单元“山川吟”,内容为其油画风景作品,这个单元不仅有其上世纪创作的诸多代表作,还有2000年以后创作的具有新的面貌与油画语言的一系列作品,如《大风玉米地》等。此外,还展出了靳之林相关著作成果。
  靳之林(1928—2018),河北滦南人,中国当代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文化学者。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油画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本原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荣获法国功勋与敬业最高颁奖委员会颁发的“为人类特殊贡献奖”金质十字勋章、国家“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以及中国文联颁发的“从事新中国文艺工作60周年”荣誉证书等,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油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油画博物馆等收藏。出版《绵绵瓜瓞》《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育之神·抓髻娃娃》《生命之树》《抓髻娃娃与人类群体的原始观念》和《绵绵瓜瓞与中国本原哲学的诞生》等著作。他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油画民族化道路的探索,以及中国民间文化与民间美术研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陕西省文联专职副主席蔺雨,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原院长王胜利,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原副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郭北平,西安美术学院原副院长韩宝生、贺丹,靳之林先生遗孀靳文香,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张惠民、潘晓东,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冯民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王潇,陕西省雕塑院院长马辉,陕西省美协副主席盛沉,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惠珺,延安市美协常务副主席马建飞,以及宋如新、陈山桥、李乐见、李相虎、陈建国、李新平、严宪会、马卫民、张娴、董文通、赵静、乔浩、张炳林、刘虎林、上官永祥等美术界人士百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马海欧主持,蔺雨、王胜利、郭北平、王潇、马建飞等分别致辞。
  王潇馆长在致辞中强调靳之林在油画创作中对于书写性用笔的娴熟自如的掌握与表达,并详细介绍了靳之林的陕北情结及其对推动陕北民间美术研究作出的巨大贡献。
  靳之林曾说:“绘画是形,本原文化是血脉。没有血脉,就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绘画。”本次展览即充分地展示了靳之林的艺术观点及其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的辛勤实践所取得的丰厚成果。
  据悉,本次展览将展至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