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19日
墨耘·曾广闲文专栏
波浪谷(4)
○ 墨耘
  这里独特的地质构造随季节、气候变化形成的不同美景具有多样性,尤其是在雪后初晴、阳光和煦日,雨过天晴、太阳朝升西落时,红砂岩色泽更加鲜艳,熠熠生辉,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更加强烈。它所展现出来的风姿,就像一幅幅凝固岁月的丹青画,让人震撼。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龙洲丹霞地貌景色同泰山、长江、黄河、天安门一起作为献礼视频,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使其更加闻名遐迩。
  再好的景色没有人文的浸润也会显得浅显单薄。龙洲丹霞不仅自然景色壮丽,人文底色也浑厚壮美。苍茫的黄土高原,在红色砂岩的自然雕琢下,犹如时光年轮,记录下亿万年的风霜侵蚀,沉淀出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这里的龙洲古称龙州,通关中、扼晋陕、连漠北,以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上世纪70年代,当时的龙州公社掀起了兴修水利热潮,为了强调水的重要性,便在“州”字前边加了三点水,变成了“龙洲”。
  为何取名龙州?据说在远古时期,龙州是一个古湫(湖泊),玉帝派遣龙王守护,不管是天旱还是雨涝,水位不增不减,因此被命名龙湫,后来人们嫌之谐音不雅,便改名为龙州了。还有一个传说,当年轩辕黄帝在此征战,留下了很多遗迹,于是地名带上了“龙”字。据史料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祭祀黄帝时在此建有行宫,始将此地命名“龙州”,是当时汉朝三十六州郡中最北的一个州。“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军李广曾镇守此地,阻匈奴于塞外,“龙城”或许就是当时的龙州城。
  北宋时期,陕西经略副使范仲淹为防范西夏,在此修建了新的兵营,人称“范仲淹哨马营”,期间他写下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著名诗篇。
  波浪谷不远处,明万里长城穿行而过,城旁建有龙州堡,它在榆林境内三十六堡中虽是不大不小的一个营堡,但却是延绥长城西路的第一座营堡,重要性不言而喻。龙州堡从戍边御敌,到扼险据守,再到成为文化遗存,见证着一代一代边城人可歌可泣的故事,延续着长城和古堡文化的坚韧生命力。被称为“时间的年轮、大自然的指纹”的绝美波浪谷,承载着自然的馈赠,沐浴着岁月的洗礼,勃发着人文的积淀,处处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一睹其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