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全媒体记者 梁飞燕)6月4日,记者从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了解到,在刚刚落幕的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中,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精心策划的“寻·溯”汉人足迹汉文化研学项目,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摘得“十佳案例”桂冠,这也是陕西省唯一入选的十佳项目。
“寻·溯”汉人足迹项目专为8至16岁的中小学生量身定制,巧妙地将汉代文化融入学习体验之中,以沉浸式手法带领青少年穿越时空,体验汉代人的生活方式。项目围绕“衣礼中华”、“健行搏艺”、“汉韵茶香”、“童”你折纸、“考古奇遇记”、“瓦当翘楚”及“最美印记”七大主题展开,涵盖了穿汉服学汉礼、参与汉代体育运动、品味汉代茶文化、亲手制作汉服、模拟考古体验、文物修复及瓦当拓印等内容,让参与者在趣味与实践中学史明理,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项目充分利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丰富的汉文化资源与馆藏文物,通过分众化、分类化的教学设计,实现菜单式项目选择与灵活式预约,确保了活动的广泛适应性和高效运作。活动过程中,教育员采用启发式引导,鼓励青少年主动探索,不仅增长了历史知识,更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汉文化学习中心和模拟考古基地作为项目的两大核心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习环境。汉文化学习中心拥有3800平方米的综合空间,包含智慧、智睿、智敏、智巧四间教室及室外体验区域;模拟考古基地则是陕西省青少年课外实践的优选之地,模拟考古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考古工作的艰辛与乐趣,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考古学的兴趣。
据统计,自2023年项目启动以来,“寻·溯”汉人足迹已接待了558批次的研学团队,参与人数超过2.5万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该项目的成功,展现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在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上的积极探索,对于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和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培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全国首届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十佳线路遴选推介活动于2023年10月18日在首届文物考古研学大会上启动,旨在通过示范引领促进文化遗产研学高质量发展。本次从94个研学活动案例、31个研学线路,共计125个项目中遴选出40个研学案例、20个研学线路进入线下终评,最终产生了文化遗产研学十佳案例和三十个优秀案例、十佳线路和十个优秀线路以及优秀组织单位。